众望新闻客户端:百廿贵大㈤|彰显“贵”的地位“大”的作为 打造响亮“留学贵大”名片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1-10浏览次数:236

编者按:百廿贵大,弦歌不辍;溪山畅咏,续写华章。2022年贵州大学建校120周年。120年来,贵州大学立足贵州办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持“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校训,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为国家昌盛与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从9月起,多彩贵州网全媒体平台推出“百廿贵大”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贵州省首家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院校,到如今的贵州省高校国际化办学典范,贵州大学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坚持开放办学,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为重点,以合作办学为突破方向,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年来,国际化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国际交流工作有序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纵深发展,逐渐打造出了一张响亮的“留学贵大”名片。

国际交流成果不断涌现

“2008年,贵州大学成功承办了由教育部、外交部和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一年,学校在政府奖学金、师生交换、语言支持、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大加快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之后,学校以交流周为契机,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在双边、多边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交流模式,国际交流合作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贵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洪云说。

在2021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第三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上,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代表贵州大学与泰国皇太后大学签订合作意向书。


从2008年到2022年举办的15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中,贵州大学成为了交流周的倡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截至目前,贵州大学已主办、承办、协办交流周系列活动100余项,接待中外嘉宾8000余人次;与东盟国家70多所高水平大学、学术机构建立友好关系,积极推进交流互访、师生互换、科研合作、合作办学、共建实验室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发展成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秘书处单位、AUN(东盟大学联盟)成员单位等;参与中国-东盟相关系列活动并获奖近50项;2020年至今,贵州大学向东盟国家开展农业、国际汉语等领域的培训项目,累计培训2500余人次。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在东盟国家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外,贵州大学依托特色优势学科和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构建国际合作办学体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佳绩不断,彰显了学校亮眼的国际交流成果。

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成立大会暨人才培养签约仪式


2021年11月,教育部批准设立贵州大学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学院,2022年6月学院正式成立,实现了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方面零的突破,同时也填补了贵州省高校以工科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空白,对推进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方面,贵州大学已获批三个项目——2002年获批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席库提米分校合作举办管理硕士项目,2019年3月获批与英国林肯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2019年9月获批与美国西卡罗莱纳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同时,贵州大学在泰国北清迈大学、斯巴顿大学开展汉语专业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在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冈比亚大学、泰国皇太后大学举办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今年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十四五期间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1个或项目3-5个、海外办学点 2-3个’的要求,提升学校国际化教育内涵式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未来,在学校党委的引领下,我们仍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坚持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为重点,以合作办学为突破方向,继续不断探索新的有效路径,助力推进学校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纵深发展。”洪云说。

留学生培养频创佳绩

409,639,920,1419,1891……

一组数字,直观地展现出贵州大学近年来留学生招生规模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正式成为独立的教学单位以来,共招收留学生8200余人次。

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为留学生颁发毕业(结业)贺信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贵州大学就已开启来华留学教育,成为贵州省最早获得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经过数十载的发展,学校长短期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教育层次也从单一的语言进修扩展到高级进修、各类短期游学项目以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培养项目,成为现今贵州省来华留学生规模最大、培养层次最全、生源国别最丰富的高校。

“贵州大学是全省最早获得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开启了来华留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长短期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教育层次也从单一的语言进修扩展到高级进修、各类短期游学项目以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培养项目,成为现今贵州省来华留学生规模最大、培养层次最全、生源国别最丰富的高校。”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成霞说。

基于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和精神,国际教育学院在留学生教育与培养工作中不断探索,以扩大留学生规模为要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为己任,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教育活动为抓手,努力助推学校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提升。

留学生参加书法大赛


2008年,贵州大学首次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计划院校,吸引了不少东南亚国家留学生。除奖学金政策的吸引之外,留学生自身的感受和成就也是对贵大教育最鲜活的“宣传”。《中国词汇文化》《中国书法赏析与练习》《中国剪纸》等日常教学课程,去茶园农场考察、举办中外传统文化节日庆典等教学实习和课外活动,以及“中国文化体验体验营”“感知中国·体验贵州”等留学生短期文化体验项目,无一不吸引着留学生对中国文明和文化教育的探索。学成回国的学生,就职于所在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教育机构等,从事管理、技术、金融、教学等工作,为自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彰显了贵州大学留学生的培养成果。

2019年6月3日,贵州大学留学生在“文艺汇聚·彰显中国风”中华才艺展示活动中朗诵中华古诗词《上下五千年》并荣获一等奖。

2009年,贵州大学在美国长老会学院建立孔子学院(现普莱斯比学院汉语教学中心);2019年与冈比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为学校的国际学生教育拓展海外平台。中心及孔院以汉语教学为核心,将民族器乐、书法、手工、太极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课程引入课堂,配套开展京剧知识讲座、中国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中文歌曲大赛等文化体验活。中国文化在国外“生根发芽”,为有效推广汉语及中华文化提供了载体和渠道。中心和孔院成立至今,每年注册学生人数达百余人,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从“单纯的好奇”变为“想要深入探索”。2019年美国长老会学院孔子学院(现普莱斯比学院汉语教学中心)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这是对贵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极大肯定。

美国普莱斯比孔子学院学生在孔子学院日表演舞龙

如今,贵州大学留学生生源国别更加丰富,涵盖80余个国家,培养层次更加多元化,同时,留学生也由汉语学习为主,逐渐转向法律、经济、土建等专业及“一流学科”,为国家、贵州省对外交流奠定了更加全面的人才基础。

学术国际合作不断推进

“在构筑国际教育及科技合作平台、提升科研和学科建设国际化方面,我们下大力气,真抓实干。”洪云说,按照《教育部 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贵州大学工作手册》和贵州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的精神与要求,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195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建成省部级及其他各类国际(地区)合作平台与基地48个,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依托各类国际(地区)平台,贵州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创新重点专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外交部和财政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科技部外国专家局项目、教育部援外项目等省部级资助项目近70项。主承办了第二届国际害虫综合治理学术研讨会、“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农业经济与绿色转型发展高峰论坛等多项重大国际学术会议。获得了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佳发明奖、杰出专利发明奖等国际(地区)奖项,并于2019年首次获批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

2008年7月贵州大学被科技部授予”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同时,在面向“一带一路”国际科研项目中,学校获批举办2016年教育部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东盟跨域公共问题与合作治理研讨会”、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中国—东盟现代农业技术师资培训班项目”、教育部王宽诚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东盟新型绿色农药发展论坛”、教育部教育援外项目“中国—东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与中国智慧”高级研修班”等。通过视频会议、视频教学、远程指导等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联合中资企业在老挝建设生态水产养殖基地近 150 亩和‚畜—沼气— 牧草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近 600 亩。

2022年3月贵州大学举办外交部澜专项基金项目子项目”中国-老挝稻田养鱼技术推广培训班”


加强学校国际交流与办学内涵式发展,任重而道远。未来,贵州大学将继续搭建好国际交流平台,助推贵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助力贵州省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教育对外开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s://site.gog.cn/650003/10633863739855702

刊发时间:2022年11月9日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