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在学校的总体安排部署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统筹推进、积极协调,优先攻克在静默管理下学校和各二级单位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工作挑战,副处长赖力斌、设备管理科副科长崔硕主动请缨,驻守学校、克服困难,扛起工作重担,为学校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做出积极的努力。
“防疫”更要“防患”,实验室安全检查不能松懈
疫情防控期间,我校部分实验室仍处于工作状态,其中大多数是科研实验室,如果长时间缺乏监管,极易产生安全隐患。
9月6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召集在校的4名实验室安全巡视员,由副处长赖力斌带队,奔赴东、西校区各实验室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9月7日,在分管校领导的带领下,设备管理科副科长崔硕与保卫处一行赴南校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崔硕先后多次到实验室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高温高压设备等重点风险源进行巡查,指导实验室对风险隐患进行整改。“多发现整改一个隐患,实验室就多一分安全,在特殊时期,安全检查工作更是不能松懈”。
战“疫”也要“保供”,确保仪器设备保持“活力”
学校目前共有6台核磁共振波谱仪,需定期补充液氮以维持超低温超导状态,如不能及时补充液氮将导致温度升高,引起核磁失超,对仪器部件造成严重损害,同时还会引发接口爆裂,产生安全隐患。而核磁共振波谱仪一旦失超,修复费用昂贵,预计近200万元,且总维修周期较长,将严重影响我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和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给我校造成重大损失!
9月8日,6台核磁共振波谱仪液氮即将耗尽,情况刻不容缓,但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学校液氮供应商无法跨区运输,保供任务异常艰难。为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实施,在学校疫情防控办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与贵阳市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省市联动指挥部取得联系,获得跨区运输许可,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全程跟踪协调各项事宜,9月10日,协助供应商为6台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液氮加灌,成功渡过难关。
9月17日,6台核磁共振波谱仪液氮余量再次告急,同时部分专业用于冷冻储藏细胞株的液氮和细胞培养所必需的二氧化碳气体也即将耗尽,如不能及时补充,将导致储存的各类型细胞株死亡,造成不可逆转的科研损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再次进行协调,克服困难,并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开展防疫消杀工作,于9月18日再次圆满完成保供任务,仪器顺利平稳运行,濒死细胞得以成功挽救。
编辑:庞爱忠
编审:李秋蓉 张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