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客户端: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第二届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9-01浏览次数:71

8月26日,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第二届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国际会议”在贵安新区举行。会议邀请了美国、英国、新加坡、阿根廷、越南、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及国内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针对新农药创制、山地特色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生态调控、前沿植保技术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会议现场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立体农业特征明显。近年来,贵州立足山地立体气候优势、特色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贵州扩大对外开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交流周的举办,既推动了贵州与东盟国家的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的发展,也助力了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的进步。”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在会上表示,贵州大学将加强锻炼植物保护学科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扩大师生互访、加快合作办学、建立国际化大科学平台、协同开展区域性重大难题的攻关,助力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双一流”建设进程。

贵州与东盟国家山水相依,血脉相连,在地缘结构、耕作模式等方面具有较多的相似性。贵州大学副校长陈祥盛说,当前,“作物健康、免疫诱导、全程植保”已成为国际共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15周年以来,贵州大学与东盟国家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在师资培养、学生交流、农业科技合作、农作物病虫害联防联控等方面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未来,贵州大学将继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围绕东盟国家农业产业新需求,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强绿色防控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广绿色防控的新技术,助力东盟国家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共同繁荣。

合影留念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说,贵州大学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主要参与单位,与东盟国家在各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作为世界一流学科,提出了作物健康、免疫诱导、全程植保理念,在植物免疫诱导剂创制、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卓有成效。在国际合作方面,贵州大学通过人才培养、师生互访、区域协作等形式,将绿色植保理念和技术推广到斯里兰卡、老挝等国家,促进了东盟国家繁荣。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社会进步的引擎,对于推动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繁荣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战勇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依,心手相连。贵州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更是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技攻关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贵州省教育厅非常重视与东盟国家的国际教育与合作交流,支持贵州高校与东盟国家积极开展国际办学、学术交流。希望以交流周15周年为契机,加强植保人才的交流、推动国际教育的发展、提升国际办学的水平。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说,长期以来,贵州省农业尊重自然、遵循传统,坚守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绿色防控理念,努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积极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展现田园之美、农艺之美和生态之美。贵州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东盟国家相似,贵州愿意与东盟国家友好合作,在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方面加强协作,共谋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致辞

蔬菜号称“货币作物”,在致富增收、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利用体系资源汇聚了越南、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国的蔬菜栽培和植保专家,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贵州大学教授陈卓在本次会议上与国内外专家共商蔬菜病害防控技术。越南等东盟国家专家均表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中蔬菜病虫害防控成果、贵州“干净茶、干净菜”发展的经验可在东盟国家进行辐射推广,为东盟国家蔬菜产业提供了绿色防控的新经验、新启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在各自领域的高质量分析报道中,为山地农业发展与绿色植物保护提供了专业性、多样性、准确性的建议。他们纷纷表示,本次会议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山地农业与绿色植保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农业萌发新芽,绽放植保之花,为新时代的绿色植保开启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975903.html

刊发时间:2022年8月27日

编辑:吴燕燕

责编:韩晓梅

编审: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