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官网:让种业装上更多“贵州芯”:全省农业科技界热议种业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4-18浏览次数:1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种业发展问题,多次在不同场合为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总书记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贵州农业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科研工作者纷纷表示将统筹科技创新资源,重点攻关种子关键技术难题,实现贵州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贵州省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工作,现已入驻科研育种人员300余名,获得国家审定品种9个,省级审定品种174个,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3841.5万亩。南繁已成为贵州农作物育种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玉米研究室副主任郭向阳

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玉米研究室副主任郭向阳说:“每年我们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要完成3000多份的玉米育种材料,培育出稳产高产的玉米新品种,比以往品种每亩增产约100斤以上。”郭向阳表示,“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要认真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前提,以市场导向为基础,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分子育种研究室主任龙武华

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分子育种研究室主任龙武华说:“水稻育种每年要进行两个周期生产实验,夏季在贵州,冬季在海南三亚。目前我们选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取得一些成果,高产品种天优35通过国家审定,比传统品种增产了3.3%,亩增产了20公斤以上。优质稻品种T香优557是贵州第一个达到国标一级的水稻新品种。”龙武华表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通过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结合常规育种,努力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

2016年,贵州发布了《贵州省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规划》,让南繁工作全面步入规范化、现代化。目前,贵州在南繁建立了4个基地并全部纳入了国家南繁育种核心区永久保护,已育成推广的200多个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品种80%都是通过南繁育种基地加代选育而成。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副所长胡明文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副所长胡明文向记者介绍,目前他们已在南繁选育了黔椒、辣研、黔辣系列30多个新品种。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下一步将充分利用海南的优异气候资源,开展辣椒种子的生产制种工作,把我们研发出来的品种,推广应用到辣椒产业当中。”

遵义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张尚兴

遵义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张尚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南繁考察,说明他对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非常重视,时时记在心上,也让我们育种工作者倍受鼓舞。我们将继续扎根一线,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遵义市农科院辣椒研究所副所长田浩

遵义市农科院辣椒研究所副所长田浩表示,“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唯有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加快改良、创新和应用,培育出更多的优良辣椒新品种,为我们的辣椒产业装上‘中国芯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种质资源收集和品种创新工作,自启动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行动以来,已累计收集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3.6万份。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刘华钧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刘华钧说:“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在种业创新攻关方面,我们建设了国家油菜育种创新平台,在种业基地提升方面,岑巩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进入全国第一梯队。”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刘华钧表示,“我们将进一步聚焦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科技创新、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建设、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全力推动我省种业振兴。”

贵州大学粮油专班负责人冯跃华

贵州大学粮油专班负责人冯跃华介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贵州大学农学院于去年8月份成立了贵州高原山区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圃,以培育更多的优良品种。”他表示,下一步将从良种良法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研究出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原文链接:https://www.gzstv.com/a/3f7ead7ec28a4003b887e99dd186148e

记者 宁波

刊发时间:2022年4月13日

编辑:覃驿然

责任编辑:韩晓梅

编审: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