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西部的‘东部’,具有天然的区域优势和资源环境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常务副主任伍国勇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给贵州的定位是“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无疑是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之外增加了10至15年“政策优势”,这必然给新时代贵州在西部地区带头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大力松绑”,促进西部地区在新时代如何更进一步发展,国家如何支持积累经验,也将为贵州未来腾飞打下坚实基础。这个文件可以说是西部地区新时代发展的“兴奋剂”。
伍国勇认为,贵州要充分依托文件赋予的“特权”,加强对外开放,大力开展体制机制改革,但近期重点任务是依托数字技术,做优数字经济,做大数字乡村,做强数字生态文明三个重点领域,加强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以数字技术为引擎奋力打造贵州发展腾飞升级版,推动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取得实质成果。
一方面,推进数字化产业融合,努力实现在数字经济上的“抢先机”。努力在数字经济上取得全方位突破,让数字技术全方位渗透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特别是优先快速在“工业4.0战略”上取得实效,在服务业数字化方面抢得先机,把贵州特色优势产业优先“数字化转型”,建立若干“数字灯塔”工厂,形成西部地区“产业数字化”领头羊。
另一方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日前,中央网信办等十部委共同发布《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贵州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理应在“数字乡村”方面在全国领先。如果前10年重点为农业农村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全面胜利为关键,后面10—15年则是以“数字技术”建设依托的“数字乡村”发展加速领跑。建议先在贵州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先行先试,进一步全面快速推进市州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数字化”,10—15年时间“数字乡村”建设覆盖率和有效性应该在全国实现有效高度。
同时,还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数字化”,努力实现在生态文明上出新绩。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最好实践样本,要让数字技术渗透生态建设方方面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以数字技术为方法,绿色经济为目标,产权改革为路径,双碳战略为抓手,探索建立全球性开放式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平台;二是实现生态资产投融资、生态产品估值及产权交易、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行为数字化网络化共建共享;三是坚持从民众需求出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原文链接地址: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822709.html
记者:方亚丽
刊发时间:2022年1月31日
编辑:常草玲
责任编辑:韩晓梅
编审: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