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贵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黄永光:将科技成果转化为黔酒特色风味!

发布者:prman发布时间:2022-01-20浏览次数:464

“白酒是贵州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首位产业,生态环境与历史传承赋予了贵州白酒产业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1月12日,贵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黄永光介绍,过去,传统酿酒产业沿袭经验为主的发展模式,对其中深奥的科技和机理问题不理解、不重视。如何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赋能传统产业,助推贵州白酒高质量发展,这是科研人员致力解决的问题。

黄永光(右)正在观察白酒挂杯情况

1999年以来,黄永光从事白酒行业、领域的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产业规划与行业经济分析等工作。他带领团队围绕贵州白酒,尤其是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卡脖子技术攻关进行创新研究与应用:

从贵州习酒公司为起点,一直扩大到整个赤水河流域、贵州及其省外重点产区,研究白酒酿造过程的三重微生物生态结构多样性与演变规律,以及酿造过程功能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及其科学应用;

黄永光在工厂查看酿造情况

酒体风味特征、质量结构与酒体健康活性功能成分的创新性研究与应用,该研究覆盖了酱香轮次酒、典型体酒、盘勾综合酒、贮存年份酒到各类成品酒,样品涉及贵州代表企业、产区及其省外重点产区;

酿酒工程关键技术突破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该研究首次突破了传统酱香白酒酿造的制曲、制酒机械化,以及部分工序的智能化酿造,在贵州习酒公司建立了示范;

实验室中的黄永光

作为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他在贵州1950多米海拔的高原,首创全国清酱香型白酒酿造技术体系,成功开发了清酱香型人民小酒,短短几年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现实了很好的发展;

……

20多年时间,他将全部精力聚焦在贵州传统白酒产业的基础科学与应用工程技术攻关上。从酿酒微生物,到酒体风味质量、饮酒健康;从酿造企业,到酿造产区;从酿造原料,到酿造微生物资源库、曲药库、产品品类库的建设等,初步形成基础理论体系、资源体系和应用技术体系。通过固态定向发酵调控结合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他希望实现贵州白酒酿造生产与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

黄永光与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留芬合影

黄永光说,在当下的新发展阶段,尤为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撑与助力。近年来,贵州大学围绕、对接贵州省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贵大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服务能力长处,成立了十二大农业产业团队、十大工业产业团队及其产业专班,聚焦产业发展,强化校地、校企深度合作,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市场应用的有机衔接,助力贵州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黄永光与酿酒大师季克良一同工作

由于对白酒产业发展的突出贡献,黄永光先后获得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贵州省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书记、黔酒工匠、贵州省首届酿酒大师等表彰。“感谢党组织、贵州大学对我的培养,感谢相关职能部门对科技工作者及其工作的关爱和支持!我非常热爱酿酒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领域,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一分子,我将一直聚焦白酒产业科技与产业发展,聚力投入本领域的基础科学与工程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与应用,带领团队将科技成果转化在车间中,让黔酒更显多彩贵州特色风味。”黄永光说。

原文链接地址: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810971.html

刊发时间:2022年 1月 19日

编辑:常草玲

责任编辑:韩晓梅

编审: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