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即接即办”破解遗留难题——贵大数百教职工领到“双证”

发布者:prman发布时间:2021-12-27浏览次数:180


“等了十多年,‘双证’终于拿到了。”贵州大学肖铭老师激动地连声说谢谢。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房资中心工作人员和贵大老师联合办公,陆续为教职工办理经适房两证。

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收到一封感谢函——它涉及302户家庭、302个产权证和准入证;它从书香校园翩飞而来,饱含沉甸甸的情谊。

时针拨回到今年7月,在得知贵州大学400余户教职工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十余年未能办理经适房两证这个“急难愁盼”问题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与贵州大学进行沟通研究,最终由该厅住房保障处与厅附属事业单位省房资中心联合介入,全面解决该校教职工办证难题。

房子买了多年,却拿不到产权证和准入证,搁谁都是一块心病。办证难,难就难在需要解决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无论哪个方面准备工作不足,都会影响教职工最终拿到“红本本”和“绿本本”,而历史遗留问题往往复杂多样,无疑加大了工作开展难度。

如今,这个硬骨头不仅要啃,还要“打包”解决——当天,省房资中心就和单位经办人员召开工作协调沟通会,对要办理产权证和准入证的教职工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发现很多住户存在交款收据核实不清、相关资料缺失、甚至无法提供等问题,这给办证工作增加了不小难度。通过现场办公,省房资中心积极与学校一起想办法,对办证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协助核实办证职工的缴款情况,并认真做好办证审核工作。

分门别类,对症下药,因为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做好办证教职工的政策解释至关重要。省房资中心全面梳理相关政策,不厌其烦地宣传办证政策,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积极解决办证过程中的矛盾问题,与多方反复沟通协商,一户一户、一个一个地化解问题,最大程度地为职工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好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为协助贵州大学前期办证工作提供了高效便捷、实实在在的服务。

据介绍,经适房产权办理一直是困扰高校多年的难题,很多教职工为了拿到产权证已经等了十多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大学便把此事列入“十大民生实事”,于今年7月开始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接。

“工作很快就有了成效。”贵州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为该校此批教职工的315户顺利完成产权证和准入证办理。其办证数量和速度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学校教职工,特别是离退休教职工的极大好评和高度赞扬。

面对历史遗留项目“死疙瘩”,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始终秉持一个信念: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不受损。今年6月,该厅住房保障处和省房资中心还积极协助中石化西南局贵州石油基地服务中心在两个月之内办理单位职工经济适用住房产权证,该单位党委专门赠送锦旗感谢。

感谢的背后,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是住建人为群众解难纾困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省房资中心已为省直单位办理“两证”共计2166户,公积金支取20余万人次,公积金贷款2684户。另外,今年4月份,省房资中心将微信公众号的住房公积金业务功能扩充,实现购房、偿还购房贷款、退休、终止劳动关系、租房等5类提取业务及冲还贷签约、提前还本、提前结清贷款等3类贷款业务在微信公众号网上办理的功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同时,完成线上服务渠道链接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实现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功能,避免职工在转入地和转出地往返奔波,实现了零资料、零跑腿,并在中心业务大厅及省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网点设立“跨省通办”服务专窗,配置提供服务,满足缴存职工异地办事需求。

住房公积金办理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同时,保障性安居工程也正强力推进。截至11月底,全省棚户区改造已开工复工38.72万套(户),已完成改造8.84万套(户);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452套、筹集公租房2736套、发放租赁补贴4.49万户。预计全年可改善15万户、约45万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好事实事持续推进,让群众心中有了满满的幸福感,折射出最温暖的民生成就,绘出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原文链接:http://szb.gzrbs.com.cn/pad/layout/202112/23/node_19.html

记者 彭银

通讯员 林石

刊发时间:2021年12月23日

编辑:覃驿然

责任编辑:韩晓梅

编审: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