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情绪疏导、考研临场技巧之心理调节……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召开,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相继在微信公众号、网站推出了相关心理辅导对考生考前心理进行疏导,帮助参加考试的学生解决考前心理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助力考生取得理想成绩。
这只是贵州大学高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贵州大学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坚持“用爱育心,解学生困惑,助学生阳光成长”的初心和使命,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着力构筑“六大平台”,高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构筑课堂教育平台,潜耕育人“深度”
贵州大学开设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为主(2学分),《人际交往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7门选修课(1学分)为辅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教学体系。
举办心理育人能力提升班
通过“教”“学”“导”“考”四环节,切实提高“心理育人”实效性,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覆盖全体学生。据介绍,自贵州大学建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在线课程以来,已有84所高校的11.54万名学生在线选修该门课程,学生讨论达150余万人次。
构筑心理咨询平台,凸显育人“效度”
通过构建由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灵使者—学生家长“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贵州大学形成了网络化、系统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贵大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四早”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抽查。创新建立“1+n”心理排查模式,即一位心理专职教师无缝对接几个学院和心理辅导员,建立一月一查、一人一策制度,及时排查重点关注的学生,做到“早发现”;心理普查、心理排查的数据分为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通过心理云平台进行分级管理,做到“早评估”;评估对象按分级及时反馈给辅导员进行重点关注,做到“早预防”;有心理障碍、心理疾患的学生如出现异常,立即进行危机干预或转介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做到“早干预”。
举行“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
据统计,近年来学校心理中心共接待个体咨询3380人次,危机干预173人次,化解危机事件78起,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生命安全和维护了校园和谐稳定。
构筑网络宣传平台,打造育人“高度”
通过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中英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灵驿站”,实现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心理测评等。
贵州大学构建开发了“贵大心理云平台”和“贵大心理”微信公众号,实现学生在线预约、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数据分析及管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贵州大学率先开通贵州省高校网络心理支持平台,在为4000余名师生和民众提供热线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基础上,面向全省师生推出17期“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网络直播课程”。
构筑特色活动平台,拓展育人“广度”
贵州大学以“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积极打造“一月一剧八主题”特色心理品牌活动。通过心理健康特色活动平台的搭建,不仅丰富了教育形式,拓展了教育渠道,而且学生参与度高,每年参与学生达15000余人次。
2021年5月,由贵州大学学生自编自导的心理情景剧《影子》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
贵州大学学生自编自导的心理情景剧《影子》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
构筑朋辈互助平台,提升育人“温度”
为提升育人“温度”,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协会等学生朋辈组织,各学院成立了心理服务站,各班级设立了心理委员,每栋学生公寓楼都确立了“宿舍心灵使者”,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生心理朋辈互助体系。
学生在哪里,心理服务就做到哪里。全校1121名班级心理委员,34名“宿舍心灵使者”,5名“爱心大使”,充当着“观察员”“信息员”“消防员”的角色。今年11月,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靳蕙玮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百佳心理委员”荣誉称号,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杨兴华获第四届“全国高校百佳心理委员提名奖”。
构筑心理帮扶平台,延展服务“宽度”
除精准对焦在校学生的心理帮助外,贵州大学还积极组织心理教师和学生心理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组建“满天星心理服务团”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贞丰县鲁蓉乡等地开展心理帮扶,设立“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用知识链对接服务链,帮助山区的孩子建设好“心灵家园”。2021年9月,贵州大学牵头创建了“贵州心理健康教育讲堂”,共1200余人参与心理育人能力提升培训。
“满天星心理服务团”在贞丰县鲁蓉乡开展心理帮扶
贵州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贵州大学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围绕学术主流和学术前沿,涵育学术精品,加强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育人水平,为培养时代新人作出新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796304.html
记者 王雨
刊发时间:2021年12月22日
编辑:覃驿然
责任编辑:韩晓梅
编审: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