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助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第十二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贵阳举行

发布者:prman发布时间:2021-12-07浏览次数:155

12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贵阳举行。来自教育部国际司、教育部相关直属事业单位、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负责人、相关领域主要专家,以及贵州省教育厅、省内部分高校负责人共2000多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了会议。



本次年会由教育部国际司为会议支持机构,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贵州省教育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



开幕式上,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陶洪建、教育部国际司办学处处长毛冬敏分别发表讲话,作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解读和指导。

陶洪建表示,下一步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回答好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如何实现优质资源吸收融合,开展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如何促进国内国外双循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推动互学互鉴,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等一系列问题。

毛冬敏说,今年的会议有三个主题词“世界大变局、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这些都是中外合作办学当前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共同要回应的问题。

大会组委会主任、厦门大学副校长杨斌,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代表年会主办、承办方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代表教育部相关直属事业单位致辞。




“年会在贵州举办,为贵州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借鉴学习的机会,为推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智力支撑。”邹联克说,贵州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凝心聚力育新人,求真务实谋发展,抢抓历史新机遇,以高水平、高要求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世界高水平院校及教育机构开展务实合作,助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11月,教育部批准设立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作为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填补了贵州省高校没有以工科为主的合作办学机构的空白。李建军说,近年来贵州大学把区域性与国际化协调发展作为学校的核心战略之一,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逐步培育出新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贵州大学将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各项工作,全面发挥中外合作办学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学校教育对外开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凌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她围绕本届年会主题,介绍了留学服务中心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相关业务和创新举措。大会主席林金辉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与政策透视》的主旨报告。



林金辉对年会主题“世界大变局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以高质量发展助推新发展格局构建”及下设的10个分主题作了说明。他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要理清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素和政策要点。同时他强调,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是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相互协调的发展,是中外合作办学者(中外合作教育机构)相互协同的发展,是治理效能与教学效能相互促进的发展,是统一要求与学校实际相互结合的发展。这些基本要素是中外合作办学者在办学实践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也是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未来走向。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倪明选,贵州财经大学校长赵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建领,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沈伟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助理郑有飞,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奇才,北京工业大学都柏林学院院长吴文英,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处处长冯伟哲,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党委书记邸爱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处副处长邹宇锋等,在大会上围绕“中外合作办学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促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外合作办学类别、区域、层次、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引领机制”等10个主题作特邀报告。

据了解,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是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峰会和国家级智库平台。年会以教育部国际司为会议支持机构,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发起、牵头并联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共同主办。

历届年会成果丰硕、成效显著,打造了理论研究、政策咨询人才聚集、高端对话、舆论引导等五大平台,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家级智库和学术界的品牌,以及国家中外合作办学决策的重要建言者、政策效果的重要评估者,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的重要引领者和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导者。



原文链接地址: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783880.html 

刊发时间:2021年12月3日

编辑:赵璇

责任编辑:韩晓梅

编审: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