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萍:蔬菜博士高山情

发布者:新闻网1发布时间:2021-09-24浏览次数:1192

博士名片

张万萍,贵州大学教授。1988年贵州农学院攻读蔬菜学本科,1997年贵州大学攻读植物学硕士,2005年南京农业大学攻读蔬菜学博士,一直从事蔬菜学教学和蔬菜栽培技育种相关科研工作。现任贵州省蔬菜专班副班长、贵州大学蔬菜团队队长、贵州省优势蔬菜单品萝卜小分队队长、贵州省果蔬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热带植物学会理事、贵州省科技特派员威宁团团长。获“2020年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贵阳市花溪区霞晖路82号,从1999年至今,张万萍一直住在这里。

老式的步梯房尽管面积不大,却很温馨,家里时常有研究生来吃饭,志同道合的老师们汇聚在工作室里。

11月5日,记者初次造访之时,张万萍还没有吃好晚饭。由于第二天课后马上就要起身去威宁的蔬菜基地,张万萍把原本预留的休息时间给了此次采访。她从热腾腾地炉火边走出来和记者打招呼,比想象中更加优雅美丽,也更加温暖亲切。

张万萍的工作室里新养了一只橘猫,是女儿罗章瑞读大学前送她的,还没有取名字,有些黏人。我们为相互打搅了彼此的休息时间而道歉,心中却有莫名的喜悦。

出生于1970年的张万萍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为贵州大学蔬菜学学科教授,园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蔬菜专班副班长、贵州大学蔬菜产业团队队长。2019年以来,她带领团队下沉威宁,在最难的地方为产业脱贫做重要技术支撑,收获了“张蔬菜”的赞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如此美丽的女教授在田间挥舞锄头,这是记者一时难以想象的事情。

隔壁农科院有个李桂莲

“你的志愿填个蔬菜专业嘛,你看我们隔壁农科院有个叫李桂莲的老师,在罗甸教农民种蔬菜,成为了罗甸的女财神。”

1988年,家住贵阳市大十字的张万萍来到家住贵阳电线厂的同学家填写高考志愿,因为同学母亲的一句话,填报了蔬菜专业,由此也成为了贵州大学蔬菜专业的最后一届学生。

回忆往昔,张万萍直言,由于生在城市,当年对于土地的概念很模糊,对于蔬菜这个专业也一无所知,但“蔬菜女财神”的李桂莲的形象,却刻进了她的脑海里。直到30岁,张万萍才在工作中有机会与李桂莲见面,亲眼目睹李桂莲的工作,她感叹李桂莲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个自带风骨的女性。“李院长才是贵州蔬菜界的女神,她的身上有值得一代代蔬菜人传承的东西。”张万萍说。

年轻时候心中的高山,是否会影响人的一生?时间给了张万萍答案。

回到青春懵懂的大学生活,张万萍在从大十字到花溪的路上第一次看到了田野,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与泥土芬芳。

“今天十里河滩的位置,原先全是菜地,每一次往返学校,我都能看到那些农民们忙碌的身影。我们在学校里跟着老师学习理论知识,也会去田间地头实践,看农民们是怎么种菜的。当年蔬菜专业的23个同学从挥锄头学起,以菜园为家。”

张万萍笑着,这是她的生命第一次和土地有了联结。

读书期间,张万萍和同学们每周都要到地里搞实践,大家从种子处理、消毒、浸种、催芽、育苗、定植、管理、采收全过程,学习专业知识,时间久了,牛粪、马粪、鸡粪什么的,闻起来居然有粪香味。如果定植的秧苗被霜打了,同学们会守着哭上一场;丰收的时候,大家窝在菜园,洗上新鲜蔬菜,搞顿火锅吃。

1992年,张万萍以优异的成绩从贵州农学院毕业,留校任教。成为老师后的张万萍,向贵州大学要了一亩地,又找来很多不同种类的蔬菜种子,重新试种,从老师的角度体验各个环节。她说:“本科时我学习成绩很好,考试年级第一,但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后来当了老师要教学生,得把书本上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通过重新实践,搞得透透的才行。”

想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1997年张万萍在贵州大学攻读植物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又成为南京农业大学蔬菜育种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与独特的专业路径,给予了张万萍系统而立体的思维能力。对于一棵植株,她很自然地将其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每一个器官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样的,要怎么做才能让它的器官生长协调,达到最好的生产品质,最大产量。

与此同时,张万萍开始更加深刻地感受着土地和人们生存的关系。她常常在园艺学的课堂上给同学们说:茶是天地间的精灵、水果是人们高品质生活的体现、鲜花是人们精神层面上的体验,而蔬菜看似平淡无奇,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牵动着千家万户,因为它是人类膳食结构中所必须摄入的营养。

“作为蔬菜专业的科班生,除了追求高产,最重要的是还要追求优质,特别是质量安全,而我们,则是食品安全底线的守护者。”

这个产业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像医学生的南丁格尔誓言,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人生,张万萍说:“这么多年,我对自己的事业是忠诚的。”

农残超标是张万萍最在乎的事情。作为农业科技专家,张万萍每年要向许多企业提供技术援助,但是为先进的技术买单也成了她的条件,筛选优良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合理轮作、培肥土地、不使用违禁农药和除草剂、倡导生物农药和高效低风险的农药、物理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保证蔬菜的安全生产。

“这是我们一定要守住的底线!”张万萍站在讲台上对学生反复强调这句话的时候,像一个战士。但她更多时候是个轻言细语的老师。尽管因为下沉威宁而引发社会关注,张万萍对自己的角色定义始终是一名普通的高校老师。

在贵州大学,老师们要做到“顶天立地”,一方面要实施重要的科技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文章,另一方面要立足地方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在张万萍看来,高校老师对社会服务的贡献可大可小,但“教书育人”是第一责任。换句话来说,就蔬菜这个专业,产业太大、舞台太大,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前赴后继、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所以高校老师首要的责任是用教学培养专业队伍,用师德师风影响更多的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面我认为传道是第一位的,蔬菜这个专业要讲情怀,因为你今天是科班学生,毕业后就是产业专家,是要去捍卫产业健康和守护老百姓生命安全的。”这也许是张万萍的道业吧,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又反反复复地讲给自己的学生听。

不过,就连她也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班上最调皮的学生,如今真的成为了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而张万萍每次下沉授课,身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学生都会闻讯赶来听讲。她记得一次在铜仁,有个学生始终站在门口等她,最后开口说了一句:“张老师,我能不能和您一起吃个便饭?”

当年不听老师的话,如今牢记老师的话。也许只有在毕业后,往前走了一段人生路,才能理解老师的好。对于张万萍来说,人身在世,除了父母女儿的骨肉亲情,还有一种很深很深地羁绊来自于学生。为人师表,张万萍是幸福的。

一回贵阳就“醉氧”

山路崎岖,土地破碎,农耕时代的贵州,着实不能说是农人的乐土。但神奇的北纬27°,同样赋予了贵州垂直的生态气候。海拔高的地方夏天凉爽,海拔低的地方冬天温暖,用今天科学的目光来看,贵州的立体气候很适合错季生产。

“相较于火炉城市,我们的夏秋蔬菜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以大山为屏障,病虫害的发生率较低。”说起贵州的蔬菜,张万萍的眼眸里闪烁着光芒。她说自己可以在十来亩的展示基地“转”一天,看着不同新品种不同的表现,满眼的绿色长势喜人,就像看着一手带大的孩子,别提有多开心。

威宁,平均海拔2200米,是贵州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乌蒙山脉贯穿全境,其间峰壑交错、江河奔流。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张万萍帮扶的双龙镇高山村、凉山村、高坡村曾经是一片荒芜,但就在2020年的短短几个月间,11000亩的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却在高山村建了起来。

“我们生产的蔬菜令人振奋!”张万萍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要分享基地里的蔬菜。这些来自贵州最高海拔区域的萝卜、松花菜、白菜等,口感清甜,在沿海和海外都很有市场。更重要的是,这些蔬菜是威宁当地贫困户种出来的,人们通过辛勤劳作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面貌。

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早。这是蔬菜专业的一句行话。在张万萍看来,打好时间差、利用好资源禀赋,聚焦优势单品、优势时段,贵州的蔬菜在全国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坐标。

为了变产业劣势为优势,特别是今年在威宁,疫情期间,张万萍除了上网课,更多的时候的生活通常是早上7点出门,晚上11点才回到驻地,有时还要开会安排生产到深夜。给张万萍鼓劲的是身边的同事们,及贵州大学威宁籍大学生志愿者们,她每每站在山顶望着这些忙碌的身影,会为他们建设家乡的虔诚而感动。

由于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张万萍从威宁返回贵阳常常觉得昏昏沉沉,走路轻飘飘地就像坐船一样,但一回到威宁,看着漫山遍野绿油油的蔬菜,又觉得格外清醒。后来和朋友们交流,才知道这是“醉氧”了。朋友与她笑谈道,“你可能还是适合在威宁发展”。

在贵阳日子呆久了,张万萍也会收到来自威宁的电话。“张老师,你的莲花白、萝卜想你了!”听到这话的时候,张万萍的内心是灿烂的,因为她心里的的确确牵挂着地里的蔬菜。

“十一”国庆长假,家家户户相聚出游,张万萍却悄然回到威宁基地,看看田间的蔬菜,和基地管理人员及农户吃顿便饭,说说鼓励的话。这是个人价值的选择,心存善念,做自己觉得愉悦的事情,无问东西。在记者看来,张万萍只是心无旁骛地教着书、种着菜。


转载自天眼新闻

栏目策划/李缨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图/受访者提供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怡

编辑/刘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