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学博士姚俊杰:造梦者

发布者:新闻网1发布时间:2021-09-24浏览次数:1535


博士名片

姚俊杰,1968年生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现为贵州大学学术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贵州省水产学会理事长等。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拥有多项国家专利,著有《花溪河生物多样性》《大鲵实用养殖技术指导》《阿哈水库水资源保护与生物治理》,主持贵州省十三五、十四五渔业规划编制。

和产业宣传中贵州大学渔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生态渔业专班副班长姚俊杰的刻板印象不同,现实生活中的姚俊杰更像一个造梦者。

8月25日,记者在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遇见姚俊杰时,他正从电脑前转过身来。身形清癯,头发微微泛黄,乍一看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说起话来却是轻言细语,带着长三角地区特有的知识分子腔调。他说自己从小在学校里长大,读了师范院校,最后又回到学校教书,仿佛这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校园,不知是幸运还是遗憾。

2019年,姚俊杰获得第三届贵州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这是他众多奖项中最看中的一个。

但校园这方净土,确实为姚俊杰编织了美丽的梦。这位华东师范大学的水生动物学博士,少时天资聪颖,16岁就进入了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受“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精神引领,最终成长为一位温情、贴心又不失幽默的学者。

他说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老师,通过不断积累,才有了今日的一点点成就;他执拗地走过几十万公里山路,只为寻找心中那一泓清水。人心正,路行远。在姚俊杰身上,你能看见一代代师范人的传承与坚守。


01.少年入梦

“我父亲是老师,我母亲是老师,我也跟着当了老师。我家左边邻居哥哥上了华东师大,右边邻居姐姐上了华东师大,我也跟着上了华东师大。”

——姚俊杰

姚俊杰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他轻描淡写地说,也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上世纪8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不久,普通人能够考上大学已实属不易。彼时的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授予单位,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有着花园学校的美誉,是不少归国援华的科研工作者的首选之地。远在西南山区的贵州,究竟是什么地方能够在左邻右舍间如此高密度地上榜华东师范大学呢?

姚俊杰(第三排左)一家在玉屏民族中学门口合影

姚俊杰的答案是玉屏,一个有山、有水、有鼓楼和风雨桥的地方。

“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母亲在小学主要教授数学,两所学校立在两个山头上,我从小在两个山头上逛,小学4年级就考上了初中。因为年纪小,懂得也不多,身边一直有榜样,也就顺着走了。”

姚俊杰口中的榜样是邻居家优秀的哥哥姐姐。

那个时候,在玉屏的教师子弟心中,中国的高校排名,除了清华、北大,就是华东师范大学了。邻居家哥哥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进了外交部,这给姚俊杰很大的动力。另外,中学有位物理老师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也向他推荐了这所大学及其专业。

和同学们在上海看海

就这样,1984年,16岁的姚俊杰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从来没有离开过玉屏的他,第一次来到了上海。

“以前生活在玉屏,觉得玉屏的街道很宽,三层楼就是高房子了。侗族地区的城市里有鼓楼,在大家心目中鼓楼半截在天里头,是很高大的存在。等到上海一看,十里洋场,这才是高楼,感觉走进了另外一片天地。”

大学第一个学期,大家都很新鲜,常常相约去学校周边的长风公园、中山公园玩,感受两地的山川风貌大有不同。比如某日在中山公园看到一条略显陡峭的“勇敢之路”,姚俊杰心想:上海人怕是没有见过贵州的山路哦。

年轻时的姚俊杰喜欢看书

但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海派文化。因为归国的教员多,学校教学氛围自由,生物系的老师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业界大咖。姚俊杰还记得,某一年大家在杭州天目山实习,带队老师出身于当时在全国有着“南唐北牛”之称的鸟类世家,光凭听鸟鸣,就能判断是什么鸟,厉害极了。

“当年真的是大师云集,非常辉煌啊!”

回想起那一段华东师范大学的岁月,姚俊杰神采飞扬。对于他来说,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无疑是步入了人生的一场美梦。

大三的时候,因为对生物学充满好奇,姚俊杰主动找到实验室老师庞延斌,一股脑地投身到生物学的实验中去。他记得,当年老师作为新中国的第二代原生动物学专家年富力强,常常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作为学生的姚俊杰除了上课,也陪着老师干到很晚。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和老师的感情也亲近。”

大学毕业留念(姚俊杰为四排右三)

但姚俊杰可能没有想过,这样的自己,给老师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以至于,在之后的数十年岁月中串起了另一个故事。


02.归去来兮

“读了博士,以后家里什么事情都听你的。”

——妻子代静亚

1988年,姚俊杰大学毕业,本可留在上海的高校任教,但阴差阳错,却回到铜仁,入职铜仁地区教育学院。

“失落是肯定的,但更多是紧张父母那里不好交代。毕竟邻居家哥哥进了外交部。”

但20岁的姚俊杰,性格中充满了随遇而安的色彩。他说,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当时主要以培育乡村老师(授以大专文凭)为己任,所以尽管学生们的学历不如自己,年龄有可能要比自己大得多,“大家都想看看讲台上这位重点大学出身的小年轻有多少本事”。

姚俊杰在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参加演讲比赛

随之而来的压力很快占据了姚俊杰的脑海。他自此一心扑在眼前的工作中,在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安定下来,娶妻生子。

“父母都不在一起,我们手把手带孩子,你靠着我,我靠着你。”

这是姚俊杰生命中亲密而美好的时光,但就在他认为这样一直走下去也不错的时候。2000年,老师庞延斌的造访打破了姚俊杰平静的生活。

“来读我的研究生吧。

听到这句话时,姚俊杰已经是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副教授了。他想不透,实验室的那两年时光,为何能够让两个萍水相逢的人,跨越12年的山海。但华东师范大学毕竟是他年轻时的一场美梦,姚俊杰太想回去了。

“老师志在为西部培养人才,这样的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之后的从教生涯中,我也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帮助我的学生。”

三十几岁时,再次回到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的姚俊杰。

2000年8月,姚俊杰再次走进华东师范大学,师从庞延斌攻读原生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和十几岁时初入校园不同,三十多岁回到上海,姚俊杰心中多了些许谋划。

“肯定是想要留在上海的。”姚俊杰直言不讳,硕士毕业就急于找工作。毕竟妻子和孩子都还在铜仁,这样的分离让他感到十分辛苦。但妻子却坚持道:“去都去了,有机会还是要把博士读下来。”

妻子的鼓励方式十分独特。她说:“读了博士,以后家里什么事情都听你的。”结婚以来,姚俊杰一直是家里温情的丈夫,忽然能得到“主政”大权,感觉很有动力。

2002年,姚俊杰在上海长风公园。

2003年,姚俊杰继续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他将研究领域从原生动物学进一步聚焦到水生动物方向。2006年,姚俊杰博士毕业,当时在长三角地区可以选择的高校有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姚俊杰感觉自己最好的机会是上海海洋大学,“2006年,学校刚刚从军工路搬到南汇区,老师们有便宜的集资房,如果凑个首付,也就留下来了。”

但另一个现实摆在姚俊杰的面前,彼时上海高校引进老师并不解决家属问题。

“我是在家人的支持下,才能回到上海读书的,可以说是为了这个家庭在读书,如果毕业后独自留在上海,把人家抛在贵州,这不是我的本意,所以简历里一定会写清楚家人的情况。”

2004年,姚俊杰考上博士,他以为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什么事情都能当家做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无比开心。

最终,这位温情的丈夫选择再次回到贵州,入职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03.贵州的鱼

“我个人能力非常有限,全靠一届届师生共同努力。”

——姚俊杰

少年时,想象大学老师的生活,总以为是一头扎进实验室里搞科研;没有想到在贵州当大学老师,竟是满山遍野地跑,真真地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走得多了,姚俊杰每每看到一泓清水,心中就无限激荡。贵州的生态好,水好,鱼的品质自然高,但如何让生态养鱼产业化一直是姚俊杰执着的方向。

贵州金背鲤人工繁殖,姚俊杰在培育小鱼苗

比如稻田鱼,在贵州有着1000多年的养殖历史。山地之上的梯田随处可见,涉及千家万户,稻田里的土著鱼在贵州世代相传,经过自然选择进化出了“会在田里找食”“耐低氧”“耐温差”“不喜欢动”等生物特性。其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产业品种选育的牛鼻子。

姚俊杰认为,稻田鱼看似养殖科技含量不高,但由于涉及面广,对于脱贫攻坚很有现实意义。全省300万亩养鱼的稻田,如果将每亩产量从10斤提高到20斤,售价从3元、5元提高到10元、20元,产生的能量则是巨大的。更何况,进入乡村振兴发展新阶段后,全国都在讲稻田鱼,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稻田里适合养的鱼。贵州这条在稻田里呆了1000多年的鱼,能不能游出大山,成为品牌呢?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应用方向,决定了姚俊杰的工作内容、科研方向,必须时时刻刻与产业发展的大背景相结合。

为了科研,姚俊杰跋山涉水。

最初的工作总是艰难。比如,要研究稻田生态,但姚俊杰的参考材料全部来自于中国北方以及江浙沪这些大养殖区,如何在贵州梯田的方寸之间做出高产量?姚俊杰说,“我个人能力非常有限,全靠一届届师生共同努力。”

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面研究生毕业墙,上面张贴着每一届研究生的论文发表、专利、获奖情况,其中不乏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每一届新同学来,我都会让他们先看看这面墙,告诉他的学术简历未来也会被贴在这里。这样大家干起来就比较有动力了。”

研究生纪达说:“第一次看到这面墙的时候,真的非常兴奋。心里的感受是,只要跟着姚老师踏踏实实地干,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变得优秀。”

姚俊杰办公室的研究生毕业墙

就这样,在姚俊杰的带领下,研究团队首先花费了5年时间对贵州传统稻田鱼的种养殖方式进行了仔细研究。在推广过程中,也曾收到来自民间的各种抵触,却在与老百姓的不断交流中积累经验,学着做示范推广。

2018年,贵州取缔网箱养殖,对于渔业发展来说是颠覆性的。从自然水域养鱼到岸上集装箱养鱼,在政策的倒逼之下,整个行业都必须更新养殖方式、养殖技术。于是,岸上立体循环水的养殖系统变得至关重要,只有处理好了水,渔业养殖才能开展,姚俊杰变得更忙了。

他说,“欧美发达国家水循环的环保程度是可以喝,但成本太高,我们要把这个成本打掉,适用就好。”

他把目光再次投向山地之上的层层梯田,忽然灵光一现,这不就是一个天然的水沉淀系统吗?通过山区循环水,稻田也可以增加肥力,获益的可不仅仅是鱼。

研究先进科学技术,服务于人民,也最终受益于人民的智慧。


04.温情先生

“我这么做,侧面表达我天天这么忙啊,其实也是有一些意义的,也是有些成绩的。”

——姚俊杰

在中文里,“先生”这个词有着双关意,一则指老师,一则指丈夫。这两个身份对于姚俊杰来说,都是温情的。

研究生纪达与导师姚俊杰的第一次联络,从白天一直紧张地等到半夜。但收到的回复却极其礼貌诚恳:“抱歉啊!今天在外面出差刚到家,明天我们联系吧!”在纪达的固有印象中,姚俊杰这个级别的学术领军人应该都是高冷的,没有想到第二天去了办公室,一下子被他的亲切与温情折服了。

研究生时期,纪达最特别的经历是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寒假里学校封闭式管理,过年期间吃成了大问题。让纪达难忘的是,大年初五姚俊杰不顾疫情风险,给自己送来了师母亲手包的饺子,还买了泡面、牛肉、猪蹄等,“这种感觉真的非常非常温暖”。

喜欢在家做包子的姚俊杰

对于学生尚且如此,对于自己的家庭,姚俊杰的体贴入微不言而喻。

面对产业调整,姚俊杰忙得脚不沾地,农户对于专家的期待,也让压力如影随形。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放松的状态了,从前有什么兴趣爱好现在也没有时间去做。说这话的时候,姚俊杰表示,“真想退休啊,退休了什么都不想干。”

可一旦电话铃响起,他又马上奔赴一线,不知道走了多少山路,去过多少地方。但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多忙,姚俊杰总记得给妻子打个电话。“喂!领导,我跟你汇报一下啊,我现在到哪里了,我吃饭了,请你放心啊!”言语中不失幽默。

“你想想啊!如果你的丈夫天天在外面跑,顾不了家,家里人会怎么想?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告诉家里人你做出的一些成绩,要与他们分享沟通。比如我今天这么做,可以帮助多少农户,然后把农户们拿到钱之后满脸喜悦的照片分享给家人看,侧面表达我天天这么忙啊,其实也是有一些意义的,也是有些成绩的。”姚俊杰说。

姚俊杰(右二)与华东师大校友、著名文艺评论家李裴(左三)等合影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对于姚俊杰来说,以温情面对工作和家庭,造着自己的梦。他说自己这一生与学校有缘分,所以要带着老师们的期望,尽量努力下去。2019年,姚俊杰获得第三届贵州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这是他众多奖项中最看中的一个。因为不管产业成绩如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首先还是要做好老师。

采访结束的那天,他站在午后的阳光下目送记者远去。记者频频回头,望见他的身影越来越小,但始终站在那里。

姚俊杰和他的学生们


转载自天眼新闻

栏目策划/李缨

文、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实习生 惠仕维

图/受访者提供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怡

编辑:刘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