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 6月24日,贵大校友“迎建党百年 忆红色历史”活动在上海锦江酒店举行。来自贵州大学上海校友会的老中青三代校友代表和贵州大学代表团相聚一起,共忆过往,共畅未来。贵州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陈世杰、常务副会长吴元方、秘书长吴士兵,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副校长杨松,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昕昌,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胡小兵,对外合作处处长、贵州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颖以及学校研究生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体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
座谈中,今年已经是82岁的贵州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原机电部主任、髙级工程师、1960级机械专业校友陈世杰在回忆起母校时仍然很激动。他在致辞中回忆了贵州大学上海校友会成立、发展的历程,他说,贵州大学上海校友会在2007年重组成立新的贵州大学校友会后,目前有400多名老中青校友,不管是平均80多岁的100多名老校友,还是正在打拼的中青年校友,他们的青春岁月都是在贵州度过,对贵州、对贵州大学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都将牢记贵州的哺育之情,牢记母校贵州大学的哺育之恩。下一步,上海校友会将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谨记贵州大学校训和光荣传统,团结广大校友,打造和谐校友大家庭,促进校友之间互助互爱、健康发展、有序发展。
杨松从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对外交流及合作等几个方面向校友们介绍了目前学校的发展情况。
听完介绍后,许多校友都对母校领导带队前来看望表示感谢,为贵州大学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兴。他们纷纷表示,虽然离开了母校,但始终心系母校的发展,希望今后能和母校展开实质性的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回馈母校。
李建军和贵州大学上海校友会的校友们一起回顾了从1902年建校以来贵州大学发展和现在奋进的历程。他说,1902年以来,贵州大学先后培养了55万校友,他们在各行各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尽管时代不同,专业不同,年纪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贵大校友”。广大校友不仅仅是贵州大学曾经的学生,也是学校的建设者,学校发展的见证者。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各位校友当年打下的基础和良好的校风,希望贵州大学上海校友会坚持以“服务校友”为宗旨,加强自身建设,打造贵州大学上海校友的“校友之家”,坚持以“服务母校”为宗旨,为母校发展添砖加瓦,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建军说,不管是勇立潮头的杰出校友,还是默默前行的校友,贵州大学永远都是校友的家,永远都是广大校友的精神家园。希望明年贵州大学建校120周年时,广大校友能回母校看看,一起感受母校的发展,母校的变化。
座谈会上,原贵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省驻沪办主任、1960级机械系校友来碧云激情满怀地和大家一起回忆了在贵州大学工作的点点滴滴。 贵大校友、贵州省驻沪办副主任刘锐,贵大校友、上海交通大学艾晓杰教授致辞;贵州大学上海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吴元方对上海校友会工作和规划情况作了介绍。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校代表团还和校友会成员一起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面对党旗,在李建军领誓下,代表团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
图文:溪山融媒中心 康瑞
编辑:李辉
责任编辑:庞爱忠
编审: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