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车场逛美术馆是一种什么体验?5月15日,位于中铁逸溪负一楼的点·当代美术馆,由一场名为《殊途·同归》的美术展正式拉开帷幕,为观众打造了在停车场里看展的奇妙体验。
点·当代美术馆是由贵州青年画家支易山创建的私人美术馆,整体以黑白灰色调的极简风格为主。作为该馆的开幕大展,《殊途·同归》集结了耿翊、潘闻丞、赵竹、石金玲、夏炎、张大羽、李建峰、李革、支易山等9位画家的40余件作品。
观众在画作旁拍照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贵州大学雕塑系主任李革介绍,这次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呈现出贵州艺术生态的多样性,参展画家既有高校教授,也有独立画家,有学术的表达,也有商业性的元素,有沉淀30多年的作品,也有实验性的呈现。当把这些作品汇于同一个展中,便有了直观的对比。“我们所认为的当代(的作品)在对比之下或许显得并不那么当代,现代(的作品)好像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样子。希望通过这种对比引发更多对艺术的思考。”李革说。
参与开幕式的嘉宾聚在一起交流
该展的学术主持,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刘剑介绍,本次展览呈现的9位艺术家作品,可从中看到贵州美术发展的脉络,以及不同时期美术家所关注的当下的内容。
评论家张建建在观看这场展览后感叹,这次展览可以算是点·当代美术馆的一个开始。他认为,本次展出的一些艺术家都很有特点,有的具有商业价值,有很强的时代性,有的则强调绘画本身,或强调作品的气氛。张建建表示:“现在贵州的民营美术馆越来越多,在生存当中如何做出对艺术的选择,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石金玲作品《小丑与大石球》
这次展览的调性也符合馆长支易山对这个私人美术馆的定位。在他看来,包容性、实验性、有效性是这个美术馆建馆的宗旨,他希望这个美术馆在面向公众开放时,将话语权交给每个热爱艺术的人。
耿翊作品《千面》
在社区内建立美术馆,将艺术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这无论是对艺术的普及,还是对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都有诸多益处。但对于民营美术馆而言,如何长久、健康地经营也是一个艰难的考验。支易山、李革等人均表示,未来会持续推出新的展览,并开展公教活动,以及诗歌朗诵会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美术馆始终保持活力,继续探索民营美术馆更多的可能性。
原文链接地址: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640467.html
记者 彭芳蓉
刊发时间:2021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