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校地联动 助推都匀红鲤首次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发布者:prman发布时间:2021-04-19浏览次数:337

近日,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姚俊杰与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团生态渔业队队长纪达带领团队成员应邀来到黔南州都匀市匀东镇甲登村与都匀市杨里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通过联动技术和资源优势对都匀红鲤开展人工繁殖工作。州农业农村局领导和有关专家、技术员积极参与、大力支持。

3月28日姚俊杰和生态渔业队展开人工繁殖准备工作采取注射催产素、增加温控装置维持水温(数值)稳定等措施。经过近10天团队人员日夜轮番值守跟踪。4月8日水花”(小鱼苗) 成功破膜。

当前,黔南州拥有多种优良的,适合规模化养殖的土著鱼类种质资源,经前期贵州大学和都匀市杨里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共同实验研究“都匀红鲤”(学名:金背鲤Ⅲ号,外观金红,背部有两条稳定遗传的金色条纹)是黔南州都匀市甲登村土著鱼类,经贵州大学实验测定分析,其肌肉中钙、硒等矿质元素丰富,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

目前,受繁殖技术水平制约导致都匀红鲤苗种产量低下,2020年苗种产量仅15万余尾。科学实践已证实,鱼类人工繁殖相比自然繁殖,更能提高鱼卵的受精率,从而显著提高繁殖效率。本次校地合作开展金背鲤Ⅲ号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将极大的鼓励和帮助我州鱼类资源的开发,为今后实现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双丰收奠定了基础。

  

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616278.html  

记者 刘悦

刊发时间:2021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