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黔西市政协副主席周朝钰的组织下,贵州省科技特派员黔西服务团团长张依裕教授、副团长田晋文副研究员与毕节市农科所种植业专家王朝贵、程娜、付毅、聂宗平、吴美玲等一行,到黔西林泉镇开展猕猴桃、李子、雷竹、蔬菜、苗木花卉等产业调研并进行产业发展座谈。
贵州省科技特派员黔西服务团一行调研林泉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林泉镇书记张黎、镇长张浪,分别就林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服务团冒雨实地考察调研,对林泉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了解。
服务团与当地农业服务中心及企业人员座谈
座谈会上,团长张依裕教授就产业发展中资金难、缺乏引种试验、技术跟不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加强招商引资、企业融资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加强猕猴桃品种引种试验筛选理想品种,形成猕猴桃产业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强技术培训,培养专业技术工;加强运营管护,提升效益空间的“四个加强”措施。
田晋文就土壤性质与猕猴桃、李子、蔬菜的品种选择进行了指导,提出其套种的一些模式和方案;王朝贵就马铃薯脱毒制种、生产管理技术,金红李花期管理、病害防控技术等进行的指导;付毅就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的可行性,提出建设性建议;聂宗平就新种5000亩的猕猴桃基地在未挂果前如何充分利用土地产生经济效益,提出套种豆科植物如药用黑豆等的建议;程娜和吴美玲分别就猕猴桃和李子林下种植南瓜、黑豆、黄豆等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团长张依裕(右二)查看当地雷竹种植情况
最后,周朝钰副主席进行了总结发言,林泉镇农业服务中心和企业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据了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林泉镇确立了“果蔬之乡、农旅林泉”的发展定位,制定了发展万亩猕猴桃、万亩李子、万亩蔬菜、万亩烤烟的“四个万亩”产业发展目标,形成了“山上果园、山下田园”的产业布局。
目前,全镇培育农业公司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其中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15个,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1个、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猕猴桃基地7个,1.1万亩、李子1.3万亩、其他经果林及中药材1.5万亩,年种植以大葱为主的蔬菜3万亩、养殖蛋鸡12万羽,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产业,一村一特色”的农业发展格局。
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612048.html
记者 张凌
刊发时间:2021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