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 9月16日下午,我校2020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硕博论坛”在东校区体育馆举行。受校长宋宝安院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教授为4000余名研究生传道授业解惑,讲述“都市农夫”的传奇历程。论坛由校党委副书记令狐彩桃主持。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陈温福用一口生动地道的东北方言给贵州大学2020级研究生讲述自己的传奇人生故事。他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他的成长和共和国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到工农兵大学的学生,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60余载的人生历程,在他的脸上镌刻出了岁月的印记。
会上,陈温福与同学们分享其人生感悟:一是要学会做人,二是要学会做事,三是要学会做科学研究。
他表示,做人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其中感恩、知足、礼让,是修德的“法宝”;勤俭、节约、宽容、大度是修身的“秘钥”;勤奋、刻苦则是修业的“良方”。做事也是有独特学问的,掌握一门语言的同时,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而做科学研究更是要把握好正确方向,要符合科学客观规律,多阅读、多思考、多提问,更要坐得住冷板凳。
当谈及自己对大学的认识,陈温福指出,大学是一座“加工厂”,一台“孵化器”。新生似蛹,大学教育要以“教”为先,学生后天努力固然重要,但蛹化蝶与否,老师在其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对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二是希望同学们学会在逆境中生存,享受“不享受的享受”;三是希望同学们可以学会换位思考,处理好同窗、师生间的问题,并主动地适应社会。
聆听陈温福的讲授,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陈院士精研稻粳,惠及民生,在稻花香里播撒春蚕情怀,是我们一生学习的榜样!”
主讲人:陈温福,1955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农学家,辽宁法库人。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作物学科组召集人,农业部第九届科技委员会常委,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水稻专家顾问,辽宁省科协副主席,《Biochar》主编,《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The Crop Journal》等杂志编委。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文字: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李炜钰 余春 李金兰 黄琪娜
图片: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冉维宇 杨胜凇 袁囡囡
编辑:凡佳佳
责任编辑:梁昱坤
编审: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