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人民小酒”背后的“酒博士”黄永光:创一种另辟蹊径的“清酱香型”白酒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9-10浏览次数:666

9月8日,贵州大学第四次党代会强调,贵州大学积极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涌现出“干净茶”“潘核桃”“人民小酒”等一系列“贵大品牌”。

作为“人民小酒”背后的“酒博士”,贵州大学酿酒工程学院教授黄永光专心钻研,南北结合,糅合北方清香型白酒与南方酱香型白酒,首创“清酱香型”白酒,为“人民小酒”发展另辟了一条蹊径。

贵州大学酿酒工程学院教授黄永光

找到市场差异,才是致胜诀窍。黄永光说:“酱香型做不赢仁怀、浓香型做不赢四川。也许‘清酱香型’能够迎合更多消费者的饮酒习惯。”

今年,“酒博会”中国清酱香型白酒发展论坛上,黄永光将进行清酱香型白酒技术体系演讲,让行业专家学者和消费者进一步认识“人民小酒”。

黄永光坦言,“人民小酒”需要进一步开拓贵州市场,压力很大。过去,产业刚起步,慢一点也可以;现在,不往前面走,难以对行业交代。

2019年,“人民小酒”实现销售额近4亿元。当下,如何突破产业技术发展瓶颈,成了岩博酒业再上台阶的重中之重。

原材料供应、酒糟转换饲料、改良酒瓶包装……从前端的材料供应,到后端饲料加工,以酒为中心,黄永光希望能够拉通整个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据黄永光透露,岩博酒业计划于明年增加产品库存,将酒厂规模扩建5000至1.5万吨。

提升库存,保障原材料供应是关键。“按‘人民小酒’发展需求,需要420万亩高粱,但是现在仅能供应200万亩,高粱供应缺口大。”黄永光介绍。

为了突破技术瓶颈,如今黄永光联合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正在岩博村当地,进行100多种高粱的良种选育,力求在岩博村本地,实现“人民小酒”酿酒原材料的加工及供应。

白酒产业作为贵州重要工业产业之一。良好的产业基础,也为培养酿酒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广阔平台。

黄永光认为,贵大酿酒专业历史悠久,虽比不上老牌酿酒名校,但贵州独特的酒文化,让这个专业充满了贵州特色。

“强而有力的学科建设,为学生报考学习以及未来就业增添了信心。”贵州大学酿酒工程学院教授黄永光说,去年酿酒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后,学院招生今年立马就突破了80人。

在全国48个开设有酿酒工程专业的高校中,贵州大学是首个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大学。目前,贵大也正在为实现全国首个国家级酿酒工程专业的工程认证而努力。

高端酿酒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支撑贵州白酒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黄永光认为,全省开设酿酒专业的学校只有4所,但实际生产白酒的企业有1700多家,人才缺口很大。

既要“培养好”,更要“送出去”。2017年,黄永光以“人民小酒”为基地,打造了全省第一个酿酒专业“科技小院”,希望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出能够企业院校“两边走”的综合型酿酒专业人才。

截至目前,贵州大学酿酒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1.34%。

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376022.html 

记者 赖盈盈
刊发时间:2020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