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年,是学校事业快速发展、全面进步的五年,也是组织部工作同步推进、不断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学校发展大局中考虑和谋划组织工作,在党建、干部、人才、党校和自身建设等工作中落实和深化组织工作,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中检验和评价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实”字发力,各项工作蹄疾步稳迈上新台阶。
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始终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创先争优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结合起来,把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与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加强基层党建考核与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二级基层党委、党支部、党员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政治引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发展相互融合、同向同行。2018年,学校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0所高校同步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干部工作严实推进。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抓好知事识人“首务”,通过开展干部调研推荐、日常谈心谈话、年度考核等方式,着眼在各年度重大活动中的表现,运用校内巡察、审计、信访等结果,拓宽视野、多维探察,努力做到精准识人。树好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教学科研一线、管理服务一线选贤用能,注重围绕增强各级班子功能和优化各级队伍结构选优配强,注重从人岗相适和人事相宜角度调整交流。把好监督管理“标尺”,严格个人事项报告查核和档案审核,加强干部兼职、出国(境)、请假等日常监管,加大对实绩突出和担当作为干部的倾斜力度,做到常严管真厚爱。建好素质提升 “桥梁”, 聚焦校内培训、校外培训和实践锻炼三大平台,着力构建符合新时代学校发展建设要求的干部素质培养体系。五年来,选派干部参加中央、省委等各级各类培训178人次;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共建 “干部在线培训中心”,举办线上线下专题培训12期;选派干部到教育部、省直各单位、省内外高校等挂职锻炼18人;选派优秀干部赴贞丰、平塘等开展驻村帮扶工作71人次。
人才工作着实抓好。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履行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抓高层次人才与抓管理型人才并重,尊重关心人才与加强政治引领并重,牵头抓总与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并重,健全服务制度、拓宽服务载体、优化服务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五年来,组织发放各类人才津贴、补助及奖励性绩效共计4500余万元;推荐申报并获批省级以上各类人才80余人次,获省级人才基地5个;选派科技副职114人次、省级产业扶贫专家400人次助力脱贫攻坚。
党校工作务实创新。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努力做好新时代高校党校工作。2015年,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开展党员发展对象集中培训;2016年,组织编写的《新编高校党课教程》获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是贵州省推荐上报的19本教材中唯一获奖教材;2018年,实现入党教育培训100%网络化考试;2019年,创新打造“红歌党课”“故事党课”“案例党课”等多种培训模式;2020年,疫情防控专题党课《用责任担当书写青春答卷》入选教育部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
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始终坚持 “政治建部、制度治部、业务强部、廉政兴部”工作思路,聚焦高标准、高质量,全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着力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组工干部队伍。五年来,连年机关作风评议第一,连年目标考核优秀。2020年,组织工作评价获全省高校第一名。
回顾过去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再谱新篇。组织部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立足服务学校中心大局,突破思想桎梏,打造更具组织力的党建工作体系;冲破隐形壁垒,锻造更具战斗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攻破服务短板,构建更具凝聚力的人才服务机制,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心、扎实的作风,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创先、领先、率先,为推进学校部省合建和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校党委组织部部长 李昕昌
编辑:彭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