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化学与化工学院按照“团结、进步、发展、创新”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学院工作。以“抓党建引领,促人才成长”“抓博士点申报,促学科一流建设”“抓工程专业认证,促一流特色专业建设”“抓师资队伍,促培养质量提升”“抓精细化管理,促工作效率提高”为五大抓手,努力夯实学院基础,提升学院实力和水平。
2017年学院党委获全省高校“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8年学院分党校获评贵州大学先进分党校。2019年学院党委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考核荣获优秀等次。学院分工会多次获先进基层工会荣誉称号。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是我院的特色重点学科,分别获批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区域一流建设学科,正式进入贵州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也代表着我院的整体水平。2017年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同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估中获C-成绩,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C成绩;2018年1月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正式获批。成功申报并获批“贵州省工业废弃物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学院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增添新动力。
2017年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正式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察,2018年1月正式获得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有效期6年(2018年1月--2023年12月),并获贵州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1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获教育部国家一流专业。利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经费,化学化工虚拟仿真中心初步建成并运行、磷酸一铵工程实训装置建成并试车成功,为化学、化工、生物、设备、仪表类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院采用内培外引、培引结合的方式,近三年共引进博士8名,硕士5名,培养博士7名,目前校内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数达10人。先后选派1名教师到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学习、选派2名教师到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德州农工大学学习、 1名教师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3名教师到四川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14名教师成功申报获聘贵州大学一流学科ABCD特岗人才;3名教师分获贵州省“百””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名教师获贵州大学“国华奖”;2015年,朱必学等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陈前林等获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二等奖;2016年陈前林等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肖昕等成功申报贵州省教育厅创新群体重大研究项目,2018年4人获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19年6人获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获贵州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展望未来,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学院党委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依靠广大师生,走好群众路线,坚定理想信念,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高等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文明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阵地作用;坚持引培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做实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内涵发展,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将“五个坚持”落实落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迎接贵州大学发展的新未来!
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