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教师的发展需求、拓展青年教师的成长通道、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化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于2013年成立了教师工作处。教师工作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和“双一流”建设,努力“做教师之友,建教师之家”,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方位提升教师培训培养,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职称政策激励、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全面推进了学校教师发展工作。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贵州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贵州大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暂行)》《贵州大学教师职业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系列规定,建立了监督、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教师考评制度,全面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师德师风”网络知识竞赛已成为师德活动品牌。“师德微课”的创作开启了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有益探索。
全方位提升教师培训培养。加强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除加大国家留学项目的宣传、动员外,开发建设了与美国伊利若伊理工大学和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自主现代教育教学能力出国项目、国内高端专项培训、入职培训、外语专项培训、科研培训和网络培训等多个平台和项目,大大提升了中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和教学、科研能力。建成了功能齐全的现代“智慧教室”。调整完善《贵州大学大学教师培训办法》。2013年以来,新教师入职培训达2668人次,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达3650人次,三个月以上出国留学达333人次,四川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高级英语培训311人,攻读博士学位253人,网络培训11517人次。六年多来开展校级教师培训18732人次,为学校教师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优化职称评审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3年以来,对评审条件先后两次进行了修订、完善。一批师德优秀、业绩突出的教师脱颖而出,形成了争优赶优的良好局面。先后两次对博士后相关政策作出调整,2019年进站人数达到历史新高。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教师工作处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和“双一流”建设,持续开展“做教师之友,建教师之家”。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引导教师崇德修身,潜心工作。科学设置教师发展规划,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力争下一个五年在职教师博士率再提高6%,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人数达到专任教师40%。不断完善和优化我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加强博士后站点建设,力争我校文科博士后流动站早日突破,实现流动站全覆盖,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文字:教师工作处处长 史勤先
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