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私家书房 | 满腹经纶赵永刚:书房是我的桃花源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6-24浏览次数:974



人物简介   

赵永刚,文学博士,现为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兼职有贵州省《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等。

赵永刚是山东邹城人,
来自孟子故里。
从小浸润在儒风盛行的人文环境下,
小学读《三国演义》连环画、
初中看《水浒传》、
高中自学《孟子》、
大学精读《红楼梦》,
硕士博士阶段,
跟随南京大学曹虹教授
学习中国古代散文史,
赵永刚的学习生涯
一直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
赵永刚的家中,挂着一幅字,
是南京大学已故学术大家
卞孝萱先生的书法,
所写内容是王之涣《登鹳雀楼》,
赵永刚说,每每看到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话,
就会想起卞先生的叮嘱,
读书治学,不敢稍存懈怠之心。

漫漫求学路
从华东到西南

赵永刚兄妹三人,父母为他们的学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小时候,母亲身体不好,赵永刚是姥爷、姥姥带大的,两位老人忠厚慈爱,一直鼓励他好好读书。

赵永刚的启蒙老师是他的二姥爷,村里小学一二年级的所有课程都由这位老人承担。小时候的赵永刚迷上了看连环画和古典演义小说。直到现在,赵永刚也有收集连环画的习惯,《小兵张嘎》《拿破仑》《少林寺》,这些花花绿绿的小册子就是他儿时的阅读记忆。

高中三年,对赵永刚影响比较大的是孔凡华、曹学思两位老师。孔老师是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知识渊博,赵永刚担任历史课代表,受孔老师关爱点拨,文科成绩提高迅速。曹老师则激活了赵永刚的文学记忆,高一第一次语文月考,曹老师给赵永刚的现代文阅读题满分,这对赵永刚是极大的鼓舞。曹老师毕业于青岛大学中文系,喜好武术,为人豪爽,送给赵永刚一本他本人记满笔记的《论语》,赵永刚对儒学的最初兴趣就从这本《论语》开始。高二时,赵永刚自学《孟子》,读的是杨伯峻《孟子译注》,全是繁体字。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硬是啃下了这本书,对于儒学有了朦胧而深刻的印象。

高考结束后,赵永刚报考了贵州大学中文系。四年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研到南京大学,两年后,因成绩优异,又被选拔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之后,赵永刚回到母校,在贵大中文系执教。从华东到西南,从读书到教书,赵永刚每天花时间最多的是读书,每天呆得最多的地方是书房。

堆满书籍的房间
  几套难忘的书籍 
 

赵永刚的家里,除了厕所、厨房。每一个房间都有书柜,客厅沙发后也是一整面墙壁的书柜。电视机旁边的两个酒柜里,也堆放着淘来的古旧书籍。还有一间是正儿八经的书房,除了两面整壁书柜,书桌间、地毯上,也都堆了很多书。

谈到读书与藏书,有几套书,赵永刚是记忆深刻的。

第一套是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高考结束后的暑假,赵永刚在烟台大庙文化市场淘到了该书,这本书学术价值很高,目前还是易学领域的名著,赵永刚对易学的兴趣就从这本书开始,他的书房里,易学藏书很多,这本书印象最为深刻。

第二套是《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大学期间,班主任罗绂文老师告诫赵永刚读书不宜过杂,应该精读名著。赵永刚就选择了《红楼梦》,四年时间,赵永刚通读《红楼梦》数遍,读这本《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不下十几遍。赵永刚说这个甲戌本是影印本,满满的脂砚斋评语,借助这些评语,可以很好地理解曹雪芹的创作心理,体会中国古典小说独特的审美范式。赵永刚的红学之路就始于这本书,目前,赵永刚在贵大中文系讲授《红楼梦研究》,也是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副会长、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甲戌本对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赵永刚客厅书房的正中醒目位置,摆放的就是这本甲戌本线装书。

第三套是《曾国藩全集》,2011年6月,赵永刚入职贵州大学中文系,岳麓书社出版了新版《曾国藩全集》,煌煌三十一巨册,定价三千多元,当时赵永刚还在实习期间,工资很低,买下这套书,赵永刚回忆说,当时的状态差不多也是有钱买书,无钱买米了。

第四套是北大精装版《十三经注疏》,李学勤教授主编,该书是《十三经注疏》的第一次全本点校本,对于从事古典文史研究的学者来说,有重要的阅读参考价值。赵永刚说,这一套书也是入职不久购置的,目前依然是经常翻阅的书籍。

第五套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王阳明全集》。2013年以后,赵永刚在阳明学研究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讲硕士生课程《王阳明散文研究》,赵永刚整理出版了《王阳明年谱辑存》,该书还被评为贵州大学2019年度优秀图书。赵永刚目前在《贵阳晚报》开设“阳明诗话”专栏,每周推出一篇,每篇两千字,这套《王阳明全集》就是赵永刚每日都要翻阅的书籍。

文人爱酒
雅趣藏书

酒和书,是赵永刚的两大爱好。酒柜里,除了酒就是书;书柜里,除了书就是酒。

今年疫情期间,宅居两月,读书饮酒就成了赵永刚的日常。疫情缓和之后,赵永刚就去了小区附近的一家旧书店,买了十几本书回来。赵永刚自嘲说,病不戒酒宜饮酒,贫不卖书且买书。

古人说,胸中小不平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赵永刚还非常喜欢读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书房中收藏了一套《金庸全集》。今年世界读书日,赵永刚应贵阳晚报之邀,推荐的就是金庸散文集《众里寻他千百度》。   

赵永刚藏书三个癖好

收藏古旧书

和好酒一起锁在柜子里的,是一些淘来的古旧书。赵永刚随手拿出一本1959年版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翻开展示,他说:“你看这个纸张的质量,粗糙得很,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家经济困难呀。书籍反映的不仅是知识,也是历史,或者可以说是书籍的文化史吧。”

重复购买枕边书

赵永刚说所谓枕边书,要符合几个标准,比如,本人要喜欢,部头不能太大,书籍不能太重等。赵永刚的枕边书是线装版《孟子集注》《传习录》,赵永刚说,之所以选线装版,一来是字大不费目力,二来是书软而轻,不费臂力,适合睡前醒后躺着阅读。对于这些他心爱的枕边书,赵永刚是不厌其烦地购置,线装版的《传习录》,就有四套,放在书房、客厅、卧室、办公室,他说:“我喜欢的书,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都会摆上,想起来了,随时可以翻一翻。”

收藏金石拓片

赵永刚喜好书法,闲暇时,时常临池自娱。对于金石拓片,也有一些收藏。比如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莱子侯刻石、张迁碑、乙瑛碑、史晨碑、孔宙碑、曹全碑、吴道子孔子行教图、董其昌孟庙桧树诗刻石等,都有收藏。

董其昌《题孟庙古桧》刻石

赵永刚说,读书是学者的日常生活方式,书房是我的桃花源。书房能够平静内心的一切喧嚣,一方小天地,浓缩了历史,展开了宇宙,打开书本,阅读的是文字,感悟的是人生。

原文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XsvU39ql0Qz3EZSJwCLVqA

 

撰文 董容语

发布时间:202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