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种植技术复杂,有性繁殖实生播种时,需要萌发菌、蜜环菌、菌材都较合适,且能够互相配合,既保证种子萌发,又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才能获得理想的米麻产量。”5月30日,贵州省中药材专班专家组成员罗夫来一边为德江县合兴长龙天麻合作社朝阳基地的务工药农介绍到,一边刨开土壤查看天麻长势。
此次调研天麻产业发展情况,由贵州大学副校长向淑文带队贵州省中药材专班专家组前往德江县。
调研组正在查看天麻长势
在合兴长龙天麻合作社朝阳基地,多名农户正在忙着劈木材、埋木材、放蜜环菌、盖塑料阴网,基地里一片忙碌劳作的景象。52岁的苏光姗告诉多彩贵州网记者:“我在2014年脱贫,现在跟着合作社种天麻,一年到头不会闲着,还有2万多元的收入,守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能照顾家里,日子越来越好。”
“铺好菌棒,撒上萌发菌、蜜环菌,覆盖上沙土树叶,种天麻一道道工序一点都不能马虎。”叮嘱每个环节,生怕农户种植有疏忽,德江县科技中心主任彭成江告诉记者,天麻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本身没有吸收和制造营养物质的器官,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蜜环菌,没有蜜环菌这种特殊的营养物质,天麻就不能萌发生长。
天麻种植坑
参观完天麻种植基地和企业后,向淑文对合兴长龙天麻合作社种植的天麻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德江天麻产业优势明显,既可用于医疗保健、又可以作为营养美食,产业优势明显,是一门不可多得,且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健康产业。要抓紧、抓实、抓细天麻产业发展,强化栽培技术,尤其是在天麻的深加工上寻求突破,建立标准化的天麻产业示范基地。”
为找准天麻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下午,调研组在贵州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天麻保健酒和当地优势中药材初加工发展情况。在详细了解了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后,调研组鼓励要再接再厉,克服困难,积极争取多方支持,精益求精,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天麻产品。
近期,贵州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层层技术攻关,其申报的“天麻酸枣仁咀嚼片”正式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签发的《国家保健食品注册证书》。该证书的签发让铜仁实现了保健行业“零突破”的跨越,这对加快打造高质量贵州天麻产业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随后,调研组前往康奇药植公司召开了天麻发展座谈会,向淑文结合天麻产业发展趋势说:“在天麻产业中要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麻农”,把天麻产业的品牌做强、产量做大、加工做细,不断提高天麻的产业附加值,加大对德江天麻文化内涵的挖掘,采取多元化开发方式,为打造德江天麻知名品牌提供有力支撑。”
调研组建议,德江发展天麻产业,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做一个系统性规划,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可持续发展上狠下功夫。要加强新型菌种、天麻保鲜的研发力度,研究丰产优质的高效栽培模式,从源头上节约菌材成本,构建出科学的发展机制。同时表示,愿意为德江发展天麻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德江打响德江天麻品牌。
记者了解到,德江县今年计划种植8000亩天麻。目前,德江县内专业从事天麻栽培和产地初加工、深加工的企业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2个,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16个,有规模菌种场2个,天麻育种企业6个,全自动天麻加工生产线4条,基本形成了从“两菌一种”到天麻生产、初加工、精深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
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德江县推行“栽一窝麻必须植十棵树”,对栽培土壤进行修复,促进天麻林下循环经济的规模发展,从强化生态修复,做到了林麻配套,协调和谐,互补双赢。
德江的“金色引擎”已经发动,将引领天麻产业更加“给力”发展。
原文链接地址:https://xdc.gog.cn/article/2020/06/01/3K7lwyX1.html?t=1591014607685
记者 张文莉
发布时间:2020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