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赵永刚:读书,让我感到充实 领读中国 悦读贵阳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4-26浏览次数:376


桃红柳绿的春天就要接近尾声,花繁叶茂的夏天即将来临,大学开学的日子却还是遥遥无期。因为疫情,在草长莺飞的四月天,贵州大学的校园还不见莘莘学子的身影。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赵永刚,也只能在网上直播《元明清文学史》和《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

疫情宅家期间,如果说亲人是情感的陪伴,那么,阅读就是精神的陪伴。 读书,让我感觉特别充实。 在这段时间里,赵永刚重拾了大量的阅读时间。 疫情之下,我有了很多思考,一是反思科技是否是万能的,一是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赵永刚的博士研读方向是中国古代散文史,在诸多文体中,他对散文情有独钟。这次阅读分享,他推荐了金庸的散文集《寻他千百度》,并选择了一段金庸解读侠义的文段。
他说: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情义是最重要的社会规律,无情无义的人是最大的坏人。传统的中国人不太重视原则,而十分重视情义。以此见识为标尺,再来观照金庸笔下的人物,想必是另有创获吧。以此见识为标尺,再来观照中国古代文学,又何尝不然呢?《水浒传》不就是写了一百单八位无法无天,却有情有义的绿林好汉吗?《三国演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关键点想来也不在于斩马谡,而是在于挥泪,挥泪的诸葛亮才是有情有义的诸葛亮。

而在疫情之下,重读金庸的侠义世界又会有新的解读。站在前线的抗疫工作者们,有抛家弃子去打怪兽的  狠心  妈妈,有捐出积蓄转身离去的  流浪汉 、有孤独行驶的外卖小哥 …… 这些人身上是对社会的情义。

说起阅读,赵永刚说: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说有痛苦,也仅仅是有时候我的脖子会痛。 大学期间,他就是班上有名的书虫。罗绂文老师在和赵永刚的一次交谈中说: 中国古代文学最值得读的两部书是《文心雕龙》和《红楼梦》。

于是,他开始认真阅读这两部书,尤其对《红楼梦》用功最多。他用了三年时间,将《红楼梦》认真阅读了五遍,其中读甲戌本不下十遍。如今,他已经阅读《红楼梦》十几遍,成为了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副会长、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

赵永刚:

贵州大学副教授、中文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推荐书目:

《寻他千百度》

作者:金庸

出版社:中华书局

推荐理由:

如果说武侠小说是金庸的十八般武艺,如编者所言,这本散文集就是金庸的十八般文艺了。本书可谓是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单看篇目,就足征涉猎之广,有历史掌故,如《马援见汉光武》、《郭子仪的故事》;有诗词联语,如《顾梁汾赋  赎命词 》、《谈谜语》、《也谈对联》;有围棋摄影,如《摄影杂谈》、《围棋五得》;有戏剧小说,如《谈 < 战争与和平 >》、《谈 < 罗密欧与朱丽叶 >》、《谈 < 空城计 >》;也有金庸谈自己作品的内容,如《韦小宝这个家伙》。


刊发时间: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