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授团队:贵州大学精品水果产业服务团队,由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人才基地副主任潘学军教授领衔,该校农学院25名专家教授组成,重点发展百香果、火龙果、蓝莓、猕猴桃、地方名李、特色樱桃、生态葡萄等特色优势水果。
潘学军教授在指导技术要点
团队组建以来,在重点树种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市场扩建、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技术指导不能到现场,如何满足基层的技术需求?
潘学军教授:人不能去,电波能啊!上网课、看直播,一部手机就搞定了。
我们都在利用互联网、电视、新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远程技术指导和培训,也可拨打12316专家服务热线向省级农业专家咨询农业生产技术。
我:在疫情防控时期,果园管理有些什么特殊要求?
潘学军教授:要随时关注疫情变化、产业发展动态、货运物流和农业气象等信息,做好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潘学军带着学生在技术服务中学习
农事活动前,必须对果园工人进行疫情防护培训,在公共区域配足洗手液、消毒液等卫生物资,生产工具专人专用,定时消毒;
务工人员尽量用当地人,并实行分散出入,务工人员必须测量体温,须正确佩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避免多人在同一块区域内操作,人与人之间操作须间隔两行;
备好肥料、农药、果袋等农用物资,并加强果园各功能区清洁消毒隔离等工作;
务必在正规渠道购买农资,可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预订农资及送货上门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我:春天天气最是“喜怒无常”,面对这样的“老天爷”,果农怎么办?
潘学军教授:没关系,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用养闺女的心,把果树呵护好就行。
地方名李
预防低温冷害。樱桃、早熟李等开花早的果树,一定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及时采取果园灌水、覆盖干草树叶、树冠上覆盖薄膜、果园夜晚熏烟等措施,应对低温和倒春寒。
修剪及剪后管理。没有进行冬季修剪的果园要尽快完成,修剪后清园并涂抹防腐膜或石蜡及时处理剪口。
春季清园。清理病虫枝、病虫果并拿出果园集中烧毁,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液体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50倍液。
施肥。每株幼树施尿素0.1公斤,每株结果树施高浓度复合肥1.5公斤(具体结合密度、树龄和产量调整)。
花果管理。花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0.1%硼砂混合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结合花前复剪和花期,分别进行1次疏花,花后2周再结合目标产量疏果并定果;疏果后,用70%托布津1000倍加10%吡虫啉1500倍,或65%代森锌600倍加20%杀灭菊酯4000倍,混合喷施1次,药液干后可套袋。
我: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能吃到玛瑙红樱桃了,这种果树如何进行春季管理呢?
潘学军教授:种果树其实跟养孩子差不多,不同的生长阶段,养育的方式也不同。
初花期,喷施“苯甲•中生”+“花果保”1次,说明书浓度;盛花期,喷施“花果保+白糖(浓度1%)+芸苔素内酯”,若遇倒春寒,建议使用“花果保+碧护”1次,说明书浓度;幼果期,坐果1周后,喷“异菌脲+果蔬钙肥+芸苔素内脂”1次,若遇晚霜危害,建议喷壮果蒂灵2次,说明书浓度;采果前,采摘前1~2周,喷施果蔬钙肥,说明书浓度。
我:我超级爱吃百香果(汗!跑题了!),它对环境有要求吗?种植有什么讲究?
潘学军教授:那当然!别把水果不当人,水果也是有脾气的!
他们种植的玛瑙红樱桃
百香果最喜欢年均温17度以上、4月均温17.5度以上、10月均温19度以上、向阳区域,排灌水性能好的沙壤土,需提前半个月以上整地起垄。
选择以株高30~50厘米、茎粗3-6毫米,有3至5片完全叶、叶片厚实有光泽且无病斑的苗木为佳,根系须茁壮且白根较多。
需提早定植,定植时深挖坑,深埋肥,每株施足20公斤以上农家肥作为基肥。
定植前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根系,浅植苗、轻压土,浇足定根水。
定植后需缓苗2周,连续高温烈日气候需在早晚浇水。
萌芽后,以细竹竿牵引新梢上架,并将植株顶端轻绑在竹竿上,疏除所有花果。
改写/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诗雨
原文/贵州大学精品水果产业服务团队
图/贵州大学精品水果产业服务团队
刊发时间:2020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