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平塘县低效作物调减势头足 中药材种植干劲儿高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3-12浏览次数:120


日前,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队伍赴平塘县开展低效作物调减及脱贫攻坚工作。310日,多彩贵州网记者对此次调研情况进行了电话采访。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焦仁刚、贵州省中药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张明生、贵州大学中药材(石斛)产业团队主任刘红昌、副教授黄明进参加此次活动。

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平塘县以全县之力,发动村民抢占时间,因地制宜实施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以高效作物替代低效作物,有效促进低效作物调减,扎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多彩贵州网记者在中药材专家团队返回后,第一时间对此次调研情况进行了电话采访。

督导组及中药材专家团队先后考察了平塘县大塘镇1000亩头花蓼、通州镇500亩丹参、牙州乡300亩三七林下仿野生种植和200亩南板蓝根等中药材基地的种子种苗出苗情况。

 


督导组和专家团一行首先查看了平塘县通州镇丹参种植基地的查看生长情况,据了解,丹参前段时间遭受了冰雹影响,种苗受到了一定影响。不过经过精心养护,在大田里已经能看到新长出的丹参苗。丹参的种植一定要重视田间管理工作,其中出苗阶段管护很重要,需要做好排水沟的畅通,不能积水,也不能施肥量太大。贵州省中药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张明生说到。

说起板蓝根中药汤剂,大家并不陌生。板蓝根的从何来,这种植物究竟又是长成什么样子?

贵州大学中药材(石斛)产业团队主任刘红昌向记者介绍说:平塘县所种植的是爵床科的南方板蓝根,这种板蓝根可以说是隐居药房里的染色匠,因为它的花叶可以捣成汁儿来制作蜡染,根茎可以入药,做成平常所喝的板蓝根汤剂。板蓝根是多年生植物,一生只开一次花,而且基本上在开花之前,它们已经被收割了,所以很少看见它们的花朵。今年这段时间是发芽长苗的关键期,因此水肥管理很重要。

三七种子萌发出苗期间必须注意保湿、遮荫。一般来说三七的种子发芽的温度一般在10度到30度左右,它的适宜发芽温度一般在20度左右,并且它的种子一般休眠期在45~60天,一般来说在休眠期,种子需要经过低温处理才会萌发,并且注意适当的光照,然后种子就能发芽,大家在种植三七时,一定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光照。黄明进副教授在临走时再三叮嘱基地管理人员。

一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一定程度影响了平塘县中药材的播种时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焦仁刚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吃紧的情况下,中药材专家们通过线上指导、电话沟通、视频诊断,帮助平塘县中药材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工作,做到了时间不误、规模不减、质量不降。

中药材专家组通过此次调研查看,建议平塘县中药材生产企业首先要做好示范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提升种植技术标准,做到精耕细作,再及时向全县及其周边县域推广应用,迅速扩大种植面积,发挥好中药材在调减低效作物中的作用,增加农户收益。主动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和做得好的企业家们进行密切沟通交流,及时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帮助。


中药材专家组正在平塘县林下三七种植示范基地中查看三七长势

今年年初以来,平塘县紧紧围绕全年4万亩低效作物调减的目标任务,按照能退尽退、能调尽调的原则进行调整。以茶、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生态畜禽、刺梨、油茶、烤烟”8个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线,以500亩以上旱地坝区、公路沿线、景区周边为重点,同区域内15度以下的旱地,主要替代蔬菜、食用菌、草本中药材等作物,15—25度坡耕旱地主要替代种植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等作物,25度以上坡耕旱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截至目前,平塘县低效作物计划调减4.136万亩,以蔬菜、中药材为主的调整工作,已完成调减种植面积1.8万亩。

众望新闻记者 张文莉

刊发时间:2020年0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