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万般辣、惟有贵椒红”,贵州辣椒驰誉中外,眼下正是辣椒育苗的关键时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贵州大学辣椒产业服务团队专家提出辣椒育苗关键技术要点,确保疫情期间辣椒生产的有序进行。
技术要点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根据不同市场,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质高产、抗病性较强的辣椒品种。如朝天椒可选择满天星、酱椒28、泰红小米辣、靓艳429、遵椒1号、遵辣8号、遵辣9号等;线椒可选择长辣7号、长辣8号、香研8号、佳红3号、红辣王、金线120、博辣红艳、冠军808等。
技术要点二:准备育苗设备和物资
育苗准备
育苗准备
育苗前需准备的育苗设备主要包括育苗大棚、育苗池、育苗机等,育苗物资主要包括育苗基质、育苗盘、薄膜、肥料、农药、遮阳网、消毒药剂等。
育苗前清除育苗大棚的的杂物,维修或更换塑料薄膜,修建育苗池。育苗前7~10天,大棚用硫磺熏蒸法进行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4克、锯末8克混匀,放在容器内燃烧,熏烟密闭24小时,然后通风。
选用160穴的漂盘,每亩准备20盘左右,用过的旧盘,用2%漂白粉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基质选用正规公司生产的漂浮育苗专用基质,每立方米基质中可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进行消毒,该方法用药量不宜过多,否则易发生药害。为防止药害,可在出苗后进行喷施消毒。
技术要点三:掌握播种育苗关键技术
播种育苗
育苗时间很关键,各地要根据气候环境选择育苗时间。中高海拔地区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气温稳定后播种。辣椒种子如果是包衣种,则不需要处理;如果不是包衣种,则将种子用50~55℃的温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播种。播种时,先将基质装盘,然后压(打)穴、播种,最后覆盖基质,覆盖深度1~1.5厘米。
技术要点四:掌握苗期管理关键技术
1.温度
苗期管理应根据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适时开关遮阳网和通风窗。出苗前须盖严农膜,严格保温,如果遇到晴天,棚温度30℃以上时,应揭开棚的两端进行通风排湿;如果出苗前长期阴雨绵绵,每隔3天在中午时揭开棚的两端进行通风排湿2小时。出苗后,温度大于25℃时,打开棚的两端通风。中后期,温度25℃时,要揭开膜两头和两侧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和苗徒长。
2.水
育苗池于播种前一天加水(pH 6.0~7.0)5~6厘米深,当椒苗出现真叶后,将营养池内水加至8~10厘米深,如果出现漏水跑肥现象,则及时加水补肥,水面不能暴露在阳光下,以防藻类滋生。
3.肥料
出苗后将肥料(按水重加0.1%尿素、0.2%磷酸二氢钾、0.05%的硫酸铜)溶解于桶中,直接均匀的倒入育苗池内。第二次施肥在椒苗3~4片真叶时,将肥料(按水重加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0.05%的硫酸铜)溶解于桶中,再施入池内。
4.病虫害防治
此时期主要是猝倒病、立枯病和蚜虫。猝倒病和立枯病用3%恶霉甲霜(广枯灵)水剂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3%定虫醚1000倍液防治。
5.炼苗
椒苗移栽前10~15天,断水、断肥炼苗2~3次,以椒苗中午萎焉,早晚能恢复为宜,移栽前两天停止炼苗,把苗盘放入营养池内,让椒苗充分吸足水肥。
移栽前7~10天必须炼苗,先将大棚两头打开1~2天,然后逐渐将两侧打开。定植前幼苗喷施75%百菌清或58%甲霜灵锰锌。
移栽
6.移栽。6~7片真叶时移栽到大田中。
团队介绍:贵州大学辣椒产业服务团队由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拥军、农学院教授耿广东领衔,来自农学院、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的12位专家组成。团队自组建以来,分别在播州区鸭溪镇、赫章县朱明镇、镇远县蕉溪镇、绥阳县风华镇和岑巩县客楼镇开展贵州辣椒持续健康发展试验,助力脱贫攻坚。
文字/图片 贵州大学辣椒产业服务团队耿广东
作者 耿广东
刊发时间:2020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