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溪山春雨”贵大助农云课堂】石斛规范化生产技术要点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3-11浏览次数:246

当前,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贵州大学石斛产业团队根据产业“八要素”以及“四个最”和“四个干起来”的总体要求,总结出石斛规范化生产三大技术要点,确保石斛生产规模不减、质量不降、时间不误。

技术要点一:确定适宜的生长环境

1.铁皮石斛生长于海拔500-1000m,相对湿度在60%-80%,林间透光度在60%左右,生长季节温度为20-25℃,冬季无霜多雾,年降雨量在1100-1500 mm的常绿阔叶林及石灰岩上。

2.金钗石斛适宜生长在海拔300-800m,冬季气温大于0℃,年均湿度大于80%,遮阴度大于55%-70%的半阴半阳环境。仿野生种植在有水、有树、有石头的区域。

技术要点二:掌握主要的种植模式

石斛规模化生产方式主要有大棚栽培、附石栽培、贴树栽培、石质山地定植四种。

1.大棚栽培方式是石斛尤其铁皮石斛栽培应用最广泛的,采用温室或塑料薄膜,以松树皮或木屑作为主要的栽培基质,配备遮荫网、人工智能喷雾和施水,能够很好地控制铁皮石斛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2.附石栽培方式仿照野生石斛自然生长条件,主要用于金钗石斛,3-9月份种植,移栽于布满鲜活苔藓植物的石灰岩表面,以苔藓作为生长基质,配备遮荫网,人工施水,主要适应在石质山区,如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

3.贴树栽培技术也在3-9月份种植,将炼苗驯化1-1.5年的幼苗固定于离地面高1-2米的树干(健壮、无病害),铁皮石斛层距25-35cm,每层丛距4-6cm,金钗石斛适当增加层距和丛距。主要适应沿河、沿江沟谷地带。定植方式有:①螺旋绑:尤其实用于铁皮石斛,将在栽培基质上生长8~10个月种苗取出,用带状物将种苗螺旋环绕树干绑定,带状物宽度为2~3cm,捆绑种苗的位置为种苗根际以下2cm,螺旋间距为35~40cm,树干定植高度为1.2~2.5m,种苗间距视树干胸径而定,树干胸径为5cm,每周绑定3~4丛,每丛3~5株;树干胸径6~15cm,每周绑定5~6丛,每丛3~5株;树干胸径15cm以上,种苗数量为纵向间距20cm每丛,每丛3~5株。②环节绑植:用带状物环树干绑定,每轮视树干大小,通常株距10厘米左右,行距15厘米以上。③其它方法:通过线卡固定,以及利用树杈、石缝等直接附植,均匀分布。

4.石质山地定植以石面、石缝、石沟为定植地,苗木根际以下部分包裹少许苔藓或水苔,并就地压实或增加石块压实根系,间距20cm,铁皮石斛栽培密度每亩2000~3000丛,每丛3~5株。定植时间3~4月。

技术要点三:了解正确有效的田间管理

1.水分与湿度管理。水分管理是石斛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水体为山泉水或井水,水体清澈、无农药残留、无污染且pH值为6.5~6.8。刚移栽的石斛苗一般应控制基质的含水量在60%~70%为宜,具体操作时以手抓基质有湿感但不滴水为宜。移栽后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待植株开始发生新根,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

2.温度管理。铁皮石斛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8℃,在温度高时,设施大棚内须加强通风散热,通过遮阴棚、喷雾降温、通风降温等方式调控棚内温度;在冬季气温低时,应将设施大棚密封好,必要时可通过各种加热方式使得设施内温度上升以防冻伤植株。

3.光照管理。石斛喜阴,应采用遮阴措施以降低光照。遮阴度以60%左右为宜。但幼苗刚定植时,遮阴度达70%,以防强光曝晒导致幼苗萎蔫,影响成活率。

4.环境清理及施肥管理。定期清理生长环境保证石斛生长不受枯枝落叶和病虫害的影响,在每年春季萌发前或冬季采收后,将部分老茎、枯茎或部分生长过密植株剪掉,调节其透光程度,以免过度郁蔽影响其正常生长。石斛栽苗后到成活时段一般不施肥,但成活后可适当增施有机肥,早春和早秋各1~2次。(文字/图片:贵州大学石斛研究院)

团队介绍: 贵州大学石斛产业团队由来自农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18位教师组成,研究领域包含中草药栽培、绿色防控、药用植物学、药材加工等。团队组建以来,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在贵州省石斛基地建设、市场拓展、品牌创建、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脱贫攻坚中的一份重要力量。


作者 贵州大学石斛研究院

刊发时间:202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