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期间有序组织各地蔬菜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稳定,贵州大学蔬菜产业服务团队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针对番茄种植效益高但绿色种植难度大的现状,提出了各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
一、 品种选择
砧木品种参考托鲁巴姆、亲和、LS-89、耐病新交1号、影武者、斯库拉姆2号等;接穗品种根据目标市场定,可以参考金色王子8号、金罗汉、振兴钢石805、振兴钢石319等。
二、高效模式
海拔600m—900m低海拔区域可以参考“番茄—黄瓜(小青瓜)—青菜”和“番茄—菜豆—青菜”等模式;海拔1000m—1300m中海拔区域可以参考“番茄-大蒜”、“番茄—花菜”等模式。
三、适时播种
春夏栽培,海拔800~1000m的区域,2月初播种,7月初开始采收,砧木比接穗先播种10~15天;夏秋栽培,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砧木比接穗先播种5~7天;冬春栽培,适宜播期为11中旬至12月上旬,砧木比接穗先播种20~25天左右。
四、嫁接育苗
嫁接苗的应用是防治青枯病的有效措施,番茄种子在55℃的温水中保持10min,清水浸泡8h~12h后进行催芽,当砧木长到6~7片真叶,接穗长到5~6片真叶时,茎粗均达2~3mm,即可进行嫁接;选用套管或硅胶夹子,将斜切的砧木和接穗切口对齐插入套管或硅胶夹子中,使两个切面充分吻合,进行管理。定植前1周左右要进行炼苗,增加秧苗的抗性。
嫁接苗减少青枯病危害
五、番茄定植
基肥每亩施用腐熟优质的农家肥4000-5000kg,每亩用硫酸钾三元复合肥30~40kg,过磷酸钙75~100kg,颗粒硼肥1.5 kg,硫酸镁7.5 kg,硫酸锌4kg,硫酸亚铁5kg,钼肥30g,硫酸铜2.5kg(翻地后撒在地表再起垄),其它肥可以混合一起撒施,铜肥要翻地后单独撒在地表,一般定植密度2000~2300株/亩。
六、田间管理
早熟品种结合浇定根水追施一次提苗肥,每亩追施磷酸二氢氨10kg,中晚熟品种可少施或不施提苗肥。第1果穗出现直径4cm的青果后,追施果实膨大肥,每亩施用尿素5kg。第1穗果采收后,用0.2kg磷酸二氢钾、0.03kg硼砂兑水60kg于晴天下午叶面喷施1次。第3穗果采收后,穴施100kg番茄专用复合肥(N、P、K有效含量15%、6%、25%),作二次追肥。植株调整:包括打杈、摘心、疏花疏果和打老叶、搭架、绑蔓。
七、避雨栽培
采用避雨栽培番茄采收时期可以延长15-20天,产量比露地栽培高,晚疫病发生率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番茄质量安全有保障。
八、病虫害综合防控
生理性卷叶的防治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栽植,施肥要适量;晚疫病防治尽量采用避雨栽培,可用美国杜邦克露、瑞毒霉(金雷多米尔)、科佳、福帅得、银法利等防治;青枯病防治,栽培时应选地势高燥地方种植,可选用噻森铜SC,病害发生前可用中生菌素WP、10%中生·寡糖素WP等灌根。蚜虫用吡虫啉、啶虫脒、避蚜雾;红蜘蛛和白粉虱用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艾美乐、莫比朗加阿维菌素。
九、采收及采后管理
采摘无病态,色泽鲜艳、品相正的果实,采摘时要保持双手洁净,采摘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保证果蒂整齐,包装时果实要摆放整齐,装箱、装袋重量要一致;果实着色均匀,表面光泽亮丽,不得有污点,带萼片,蒂不能超过底面,采摘前1~2天进行农药残留生物检测,合格后方可采摘,分级包装上市。
注意事项
菜农要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务工者人人正确佩戴口罩,分时段、分散式进行田间作业,生产工具专人专用,定时消毒,勤于洗手;蔬菜交易时转账收费;工作之余不串门,不聚会。如有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
文字 贵州大学农学院 张万萍教授
图片 产学研合作企业提供
作者:张万萍
刊发时间:202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