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溪山春雨”贵大助农云课堂】饲草料春季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3-10浏览次数:256

为保证饲草料的安全性,从源头控制饲草料品质,促进饲草料的生长,饲草料春季生产管理应该做好全面的准备。疫情期间,贵州大学生态畜牧产业团队专家特为饲草料种植户提供五大技术要点,助力饲草料科学生产管理。

一、播种地选择及前期处理

1.选择平缓、土壤养分和墒情较好的坝区进行饲草料种植。

2.整地:全垦翻犁,碎土平地,去除杂草,清除地面较大的石块。整地方式为深耕和播前整地,深耕深度可根据土壤情况而定,以20~25厘米为宜,将土块平整精细,清除土壤中残留的石块、杂草等杂物。

3.土壤处理:调整土壤pH值,确保土壤pH值在6.5左右,有利于牧草的生长。有条件的实施主体可用石灰对土壤进行处理,石灰的施用原则:土壤pH值4.5~5时,每亩施用石灰300公斤;pH值在5.1~5.5时,每亩施用石灰200公斤;pH值在5.6~6时,每亩施用石灰100公斤。

二、播种技术要点

1.播种时间:春播一般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完成。在海拔较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提前,海拔高的区域要延后。

2.播种方式:一般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是按一定行距1行或多行同时开沟、播种、覆土一次完成的方式。有行距无株距,设定行距应以便于田间管理和能否获得高产优质为依据,同时要考虑利用目的或栽培条件,一般牧草为15~30厘米。条播的优点是草籽分布均匀,覆土深度较一致,出苗整齐,通风透光条件好,可集中施用种肥,做到经济用肥,并利于田间管理等。撒播:是一种把种子尽可能均匀撒在土表并轻耙覆土的播种方法。其优点是单位面积内的草种容纳量大,土地利用率较高,省工和抢时播种。但种子分布不匀,深浅不一,出苗率低,幼苗生长不整齐,杂草较多,田间管理不便。撒播要求精细整地,以提高播种质量和控制播种深度。

3.播种量:根据牧草种进行混播或单播,播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控制在2公斤/亩左右。具体各种牧草播量根据牧草品种筛选结果和实施具体地点的环境情况确定。

4.播种深度及施肥量:播种前施足底肥,是保证牧草生长良好和增强抗病虫害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播种前,用农家肥作底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增减)。播种深度为1~2厘米。

 

三、田间管理

1.除杂:在牧草生长早期,杂草细小时浅锄,在牧草分蘖(枝)期,杂草根系入土较深时深锄。

2.补播:对出苗不整齐的地段进行补播,使牧草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追肥:在牧草出苗后,第一次追肥应在开始生长到分蘖(枝)前进行,以氮肥为主,钾肥次之,可加快生长速度。第二次追肥应在牧草拔节(现蕾)前进行。牧草每次刈割(或放牧)后都应追肥,一般情况下,施肥量每亩氮肥5公斤,钾肥5公斤。秋季施足磷、钾肥,不施用氮肥。但土壤肥瘦、牧草品种不同,追肥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土壤瘦的地方多施,肥的地方少施。豆科牧草氮肥施用量少于禾本科牧草。

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生物措施,即刈割、放牧、施肥、灌溉等方式防治。

团队介绍:贵州大学生态畜牧产业技术服务团队牛羊产业专班由我校动物科学学院相关专家教授等26人组成,主要开展牛羊繁育、饲草料生产加工、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方面的技术指导和产业服务工作。


文字/图片: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陈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牛羊专班 张明均、贵州省草产业技术体系 郝俊

作者:陈超 张明均 郝俊

刊发时间:202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