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溪山春雨”贵大助农云课堂】肉牛春季饲养管理要点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3-10浏览次数:606

春季到来,天气开始转暖,肉牛各项机能开始复苏,是产犊和配种的高峰期。但病菌的活动也同时逐渐增强,气候不太稳定,时有倒春寒出现,春季肉牛最易感染疾病。抗疫期间,贵州大学生态畜牧产业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对肉牛的饲养管理提供四大技术“宝典”,保证肉牛的繁殖效率和较快的生长速度。

一、做好母牛接产及配种工作

1.做好母牛的接产工作

根据配种时间计算出预产期,在预产期前3周将母牛转入产房,做好待产接产前的准备工作,母牛出现分娩症状后,要由专人负责看护,并将母牛转入产房,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准备好接产用具和药品,如塑料盆、水桶、药棉、剪子、助产绳以及碘酒、酒精、来苏儿、高锰酸钾等;对临产母牛的后躯用0.1%来苏儿或0.2%-0.5%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接产方法母牛卧下分娩时,最好使他左侧卧,以免胎儿受瘤胃压迫而难以产出。如果胎膜已露出阴门外,而又不能及时产出胎儿,应立即检查胎儿的方向、位置及姿势。

检查时,手顺着胎膜外面伸入阴道,辨别胎儿已进入产道中的前置部分。正常时,胎儿两前肢先同时进入产道,蹄底向下,头颈部伸直并被夹在两前肢之间,即为头生;或者是两后肢先同时进入产道,蹄底向上,即为倒生,均属正常,可等自然产出。如果方向、位置及姿势不正常就应顺势将胎儿推回子宫矫正,这时矫正比较容易。在正常情况下,在胎儿唇部或头部露出阴门以前,不要急于扯破胎膜,以免胎水流失过早而不利于胎儿产出。当胎儿唇部或头部已露出阴门外时,仍旧被胎膜包着,可将胎膜扯破,以免胎儿发生窒息而致死。若母牛阵缩、努责无力,应进行助产,用消毒过的助产绳缚住胎儿两腿系部,并用手指擒住胎儿下颌,随母牛阵缩和努责时一起用力拉。当胎头经过阴门时,一个用双手捂住阴唇及会阴部,避免撑破。当胎儿腹部通过阴门时,将手伸到胎儿腹下,握住脐带根部和胎儿一起向外拉。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强拉胎儿,以防止子宫翻转脱出。

胎儿产出后,应立即用毛巾将口腔及鼻腔周围的粘液擦净,以利于犊牛呼吸和吮乳。如果犊牛出现假死现象(心脏仍在跳动),应立即将犊牛两后腿提起倒出咽喉部羊水,拍打背部,并进行人工呼吸,用手推拉犊牛胸腹部,促其呼吸空气。犊牛身上的粘液让母牛舔干或用干草擦干均可。如果遇到难产情况严重,应请专门的兽医进行接产助产。



2.做好母牛的配种工作

母牛一般在产后40~45天发情,或25~30天即开始第一次发情。发情结合母牛的精神状态、外阴肿胀程度及阴道流出的黏液状态等对母牛的发情与否进行判断。如果母牛发情,则其表现为烦躁不安、大声叫唤、弓着腰、举着尾巴、外阴肿胀、黏液量增加、尿频、互相舔嗅外阴部位、食欲不佳等。发情早期时,黏液呈透明状、不牵丝。一般大多数母牛发情的时间都是在夜间,可在天刚亮或者天即将黑时,根据母牛阴道流出的黏液进行判断。发情盛期时,母牛站立不动,接受其他牛的爬跨动作。发情盛期结束后,母牛不再愿意接受其他牛的爬跨,但是后面追随的牛又紧紧跟随不愿离开。

输精的最佳时间为出现静立发情后的12-24小时内,实际操作中早上出现母牛接受爬跨安静不动则下午或傍晚配种,如果下午出现母牛接受爬跨安静不动则第二天清晨配种。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是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输配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在规模化养殖场一般有自己的输配员,如果是农户散养可联系专门的人工授精人员进行。

二、饲料的合理配制

1.进入春季,应根据养殖场肉牛养殖数量,确定所需种植牧草品种和面积,做好牧草种植计划,保证牛场草料的供给。

2.肉牛的饲料组成

肉牛的饲料通常由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构成,禁止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牛,以防发病。为满足肉牛瘤胃微生物的活动,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粗饲料。粗饲料最好选用各种干草、青贮玉米、农作物秸秆及酒糟等,怀孕母牛及犊牛应少喂或不喂青贮饲料及鲜酒糟。精料补充料推荐配方:玉米48.8%、豆粕30%、麸皮17%、肉牛预混料5%。粗精饲料一定要合理搭配,饲喂方式一般喂料先粗后精,先喂粗草,再喂酒糟,然后喂精补料直至喂饱为止。有条件的规划化养殖场可使用TMR混合机制作TMR日粮饲喂。

3.妊娠母牛补饲方案

放牧条件下,青草丰盛季节尽量延长放牧时间,一般可不补饲,枯草季节精料每头每天补喂0.5-1.0kg。冬季时牛采食以枯草或干草为主,而春季变为青草为主,牛容易发生膨胀和消化功能紊乱,特别注意不要让牛采食大量紫花苜蓿、紫云英、绿肥等豆科牧草。全舍饲母牛,每天饲喂优质干草和秸秆,同时补饲1kg精料补充料。

4.哺乳母牛的补饲方案

分娩最初几天应饲喂易消化和适口性好的饲料,控制精饲料、青贮饲料、青绿饲料及块根茎饲料的饲喂。分娩1周后母牛恢复正常喂量,分娩3周后增加精料的用量,并提供优质粗饲料以保证母牛充足的泌乳量和健康体况,分娩3个月后减少精料的用量。

5.犊牛的饲养管理

①哺乳初乳

犊牛生后应尽早喂初乳,且越早越好。体弱的犊牛可推迟l-2h,通常第一次饲喂健康犊牛时初乳的喂量是2kg,体弱者0.75-1kg,切记第一次初乳的喂量不应过大,以防消化紊乱。在生后的几天中,犊牛每天可按体重的1/5左右计算初乳的供应量,每天喂2-3次,且每次的喂量应大致相同。

②补喂干草

犊牛出生后1周即可开始训练采食干草,方法是在牛槽或草架上放置优质的干草任其自由采食,及时补喂干草可以促进犊牛的瘤胃发育和防止舐食异物。

③补喂精料

犊牛生后10天左右就可以开始训练采食精料。开始喂时,可将玉米、豆粕、高粱等精料磨成细粉并混以食盐等矿物质饲料,涂于犊牛口鼻处,教其舐食。最初几天的喂量为10g-20g,几天后增加到100g左右,一段时间后,再饲喂混合好的湿拌料,湿拌料的喂量2月龄后可增加到每天500g左右。

6.肉牛育肥阶段饲料配制

肉牛育肥从育肥前期到育肥后期,日粮的精粗比从5:5逐渐提高到7:3。


三、加强疾病预防工作

1.加强肉牛流通市场的管理工作

春节过后,很多肉牛企业或养殖场要进行补栏,会大量从外地或本地市场购牛,增加了肉牛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因此应严格加强肉牛流通各个环节的监管和检疫工作,谨防从疫区购牛进入本地,以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积极做好疫病免疫接种工作

制订合理免疫程序,严格根据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对农村肉牛散养户,要积极配合当地畜牧部门做好春秋两防工作。

3.做好消毒工作

定期进行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增加和蔓延。牛舍每月进行2-3次,常用消毒剂有10%-20%石灰乳、10%漂白粉、1%火碱等。封闭良好的牛舍可以用甲醛熏蒸的方法消毒,一般熏蒸12-24小时。

4.做好定期驱虫工作

肉牛在进入舍饲育肥前进行一次全面驱虫。可采用每100千克体重口服虫克星胶囊4粒(含有效成份20毫克),或按每100千克体重皮下注射2毫升;也可按每千克体重投服抗蠕敏5~7毫克,或左旋咪唑6~8毫克,以驱除体内多种寄生虫。在有肝片吸虫的地方,可用硝氯酚等药物进行驱虫;目前很多养殖户通过使用在饲料中添加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对肉牛体内、体外的寄生虫均有良好的驱虫效果。

5.做好健胃工作

驱虫3天后,用健胃散(山楂、麦芽、神曲各15克,槟榔30克)、人工盐、小苏打或其它健胃药健胃,每头牛每天1剂,连用2天,可增强牛的食欲。

6.做好运输应激防范工作

春季从外地购牛较多,由于环境变化、运输、惊吓等原因,易产生应激反应,影响牛的健康,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应激产生的不良结果。可使用具有抗应激和增强牛抗病能力产品减少应激,如VE、VC、电解多维、黄芪多糖、中草药(如参苓白术散、四逆散)、口服补液盐、氯丙嗪、血安平、溴化钠、静松灵等。为了减少应激反应,可从运输前2-3天开始,每日每头牛口服或注射维生素A25-100万单位;或在装运前按每100kg活重肌内注射1.7mL氯丙嗪。另外肌肉注射长效抗生素,头孢噻呋或氟苯尼考1.0g/头,装运前2-3h牛决不能过量饮水,装车前停止或少喂精料。肉牛到场卸车入圈后先休息2-3h,适量饮水,水中可适量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微生态制剂等,不要急于喂料。应先喂干草,逐步加精料,一次不可饲喂过多,以免由于疲劳而引起积食或鼓气,不可马上喂青贮料。

7.做好肉牛消化不良防控工作

由于饲喂方法不当或饲料不干净等原因,往往容易引起肉牛瘤胃、瓣胃沉积杂物,造成食欲不好、消化不良。此时宜空腹灌服1%的小苏打水,待肉牛排出杂物后(以拉黑色稀粪为判断标准),再开始喂育肥饲料,健胃后的牛精神好,食欲旺盛。也可用中药:香附75克、陈皮50克、莱菔子75克、枳壳75克、茯苓5克、山楂100克、神曲100克、麦芽100克、槟榔50克、青皮50克、乌药50克、甘草50克,水煎一次服,每头牛每天1次,连用2天,可增强牛的食欲。

四、加强肉牛日常管理工作

定期进行牛体刷拭,保持牛体清洁;经常观察牛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情况;加强保暖工作,特别是在倒春寒时更要注意保暖。肉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1℃,所以牛舍内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若在封闭式牛舍育肥,舍饲前要搞好牛舍维修,四周墙壁孔、洞、隙要堵严,白天打开门窗保持通风通气和采光,晚上门窗要挂棉布帘;饲喂要定时定量,每天饲喂2次,早晨6~8时,下午4~6时各饲喂1次。不喂料时要保持料槽干净;给牛提供充足的饮水,要求水质无污染,适当饮用温水。

团队介绍:贵州大学生态畜牧产业技术服务团队牛羊产业专班由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相关专家教授等26人组成,主要开展牛羊繁育、饲草料生产加工、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方面的技术指导和产业服务工作。


文字/图片:贵州大学生态畜牧产业技术服务团队陈胜昌博士、省农业农村厅牛羊产业专班张双翔张明均

作者:陈胜昌 张双翔 张明均

刊发时间:202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