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 2月26日至27日,校长宋宝安院士带领学校相关专家教授到沿河县、石阡县、余庆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指导当地春耕备耕和产业发展。
26日,宋宝安到沿河县土地坳镇茶叶基地、华农金银草产业种植园、官舟牧草及黑水山羊养殖基地调研,详细了解当地产业规模、经营发展以及存在的技术困难等有关情况。在下午召开的《沿河自治县食用菌产业脱贫项目可行性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上,宋宝安指出,沿河发展食用菌(黑木耳)产业,对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有着重要意义。贵州大学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扶贫、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沿河自治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更好地融入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主战场。
27日上午,宋宝安到石阡县龙塘镇大屯万亩有机苔茶示范园、白沙镇晨雾茶叶种植基地,详细了解茶叶虫草害防控及茶产业发展等工作,并现场指导茶叶虫草害绿色防控的措施及方法。在聚凤乡惠农牧业,宋宝安走进养殖场察看蛋鸡养殖、鸡蛋收集流水线、鸡粪肥料加工等工作,了解蛋鸡养殖、防疫及产品销售等情况,并要求学校生态畜牧产业团队专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石阡蛋鸡养殖提供技术支持,保护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下午,宋宝安到余庆县龙家镇联草坝蔬菜基地、松烟镇三字坝温氏繁育场、松烟镇二龙茶山及凤香苑茶叶公司实地调研,了解余庆县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工作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贵州大学与余庆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贵州大学将与余庆县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的运用和推广、技术服务等方面强化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余庆县脱贫攻坚工作。宋宝安指出,贵州大学围绕地方农村产业革命需求,组织专家团队积极与地方对接,切实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交流。学校将按照“余庆所需、学校所能”的原则,把贵州大学的人才链与余庆的产业链实现无缝对接,始终坚持“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赚”,围绕茶叶、畜牧等项目,为余庆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为推动余庆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决胜全面小康,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贵州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文字/摄影:学校办公室 丁龙
编辑:徐子莲
责任编辑:张蝉
编审: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