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闻客户端):贞丰县“四抓”构建扶贫产业发展新格局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2-13浏览次数:730

对门山坝区蔬菜基地

“今年三月,我们种植230亩松花菜喜获丰收,产值达到了300多万元,8月,规模化种植的250亩冬瓜也全部采收完毕,预计收益可以达到200余万元,前段时间刚刚种下2000亩蔬菜,预计年底就可以采收。”走进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坝区,对门山村第一书记陈勇向记者说起了今年坝区丰收的情况。

龙场镇对门山村结合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积极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统一收购,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根据不同季节规模化发展时令蔬菜、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带动对门山780多户,3000多人致富增收。

村民张友平趁着农闲,在基地洒水除草



“一天70块钱,来这里十多天了,我家下面五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搞蔬菜种植了,今年拿到了4000块钱。今年种了14亩烤烟,收入8万多块钱,10多亩薏仁米也有2万多块钱,这两年,跟着村里面干,一年毛收入就有十多万。” 在种植大户张友平的脸上满是丰收后的喜悦。

不仅张友平一人受益,贞丰县依靠种植发展糯稻(优质稻)、花椒、食用菌、精品水果、烤烟、茶叶等特色高效作物,目前已经带动全县农户33.12万人(次),贫困群众10.15万人(次)致富增收。
“我们以抓产业结构调整、抓试点培育、抓龙头带动、抓发展保障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贞丰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龙江介绍“四抓”具体情况。
抓结构调整,打赢产业脱贫攻坚硬仗。以“一县一业”糯食产业为主导,全力推进花椒、食用菌、精品水果、茶、糯稻、中药材、蔬菜、烤烟、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实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扶贫格局。其中:花椒4.57万亩、精品水果27.27万亩、烤烟3.02万亩、蔬菜11.3万亩次、糯稻2.1万亩)。生态畜牧业以猪、牛、鸡为主,出栏生猪16.34万头、家禽153万羽、牛2.091万头,带动农户35.87万人(次),贫困户10.6万人(次)增收。

抓试点培育,以“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三变”改革试点,已拓展到84个试点村, 29个深度贫困村已经实现全覆盖,各级财政投入“三变”改革试点村资金合计1.84亿元,量化到村集体形成股金3840万元,量化到户形成股金5564万元(量化到贫困户形成股金5508万元)。“三变”改革农民变股东12162户51655人(贫困户11666户48284人);农民股东参与“三变”改革增加收益2276万元(贫困股东增加收益119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119万元)。

抓龙头带动,以规模发展推动产业脱贫。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全县100%贫困村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了农民合作社,技术团队100%覆盖所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成功引进富之源公司、钏泰公司、天牧公司、宏臻公司、丰源公司等企业入驻,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1家,实现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为156657.98万元,固定资产50625.5万元,年销售收入为35273.6004万元。全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76家,合作社成员78898户(其中:贫困户22871户103478人),土地流转面积33579.7亩,资产总额20270.39万元,经营收入2318.58万元。

抓发展保障,确保产业精准推进。一是全力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将花椒、茶叶、蔬菜、精品水果纳入农业保险产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48个,总资金10384.39万元,项目覆盖贫困户13871户56111人。整合深度贫困村壮大村集体项目5600万元已投入金帝公司1129万元、天牧公司2000万元、绿森源公司800万元、龙场对门山大棚建设600万元、各坝区土地流转费用1071万元,按照7%分红比例,已分红392万元。


“贞丰县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5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四带'、'六坝区'为主线,抓好花椒、精品果业、茶叶、蔬菜、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产业,立足农业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围绕大产业、建好大基地、培育(引进)大龙头企业、形成大集群,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巩固产业脱贫攻坚成果。”龙江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段源兴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