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贵州大学面对面解决学生关注的各类合理诉求 践初心担使命 提升育人温度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2-09浏览次数:783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率队开展“进食堂”活动。

“食堂能不能增加一些特色菜,满足北方同学的口味?”“可以,学校之后会请食堂增加一些特色菜,提升同学们的就餐体验。”

“我准备考研,有时会找不到自习室。”“这个问题,我们下来之后,着手调研,一定保证同学们有充足的上自习的地方。”

“学校公交车能否从我们学院通过?”“这个没问题,可以马上解决。”

这是在贵州大学“书记、校长面对面”座谈会上,来自贵大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现场的发问和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的解答。来自贵大后勤部门的负责人说“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立行立办,立行立改,对需要时间解决的,我们马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同学们关注的各类合理诉求”。

一边是踊跃发言、反映问题,一边是仔细倾听、询问和解决问题,这是贵州大学在开展主题教育工作中,提升“育人温度”,拉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倾听同学们心底声音所做的尝试。除了充满温情的座谈会,贵州大学在主题教育工作中,由学校主要领导带队,陆续开展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网络,通过现场观察和调研,走进学生们心中和生活中,与同学们一起面对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学校负责人说:“通过面对面和‘七进’,我们各级学院负责人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同学们,要知道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加以帮助和解决,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也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从学习上、生活中关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进而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着眼增强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针对性,着眼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着眼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建立健全学校、部处、院(系)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制度。”

在开展主题教育和“七进”工作中,贵州大学主要负责人带着问题导向联系、情真意切联系、实实在在联系,不走过场,不走形式,每一次联系,都带着真情实意。他们“进教室”听课,深入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他们“进食堂”与学生交流,了解饮食卫生、消防安全、服务态度、饭菜价格和质量等;他们“进宿舍”走访了解学生生活设施、课余时间思想动态、学风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长江、令狐彩桃认为:“‘七进’工作,就是通过领导、干部、党员和教职工深入基层,深入学生,切实解决同学们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服务水平和办学质量,推动各部门的联动配合,还培养了学生的爱校荣校情感与主人翁意识。”

到目前为止,贵州大学通过面对面座谈会,进课堂、进食堂等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爱护。

土木工程学院的研究生邓智中在借阅图书时发现自己想借阅的书籍总是处于外借或基藏状态,以至于他无法通过图书馆来获取他想要参考的图书,与此同时他还发现周围同学或老师大多都借了多本不同领域的图书,但却鲜少翻阅。他建议,学校能对图书进行更为精确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图书类别规定适当的借阅次数和时间,并对未按时归还图书、续借的情况加大处罚力度,让图书馆借阅更为人性化更为合理!对于邓智中的建议,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数据库中通过多渠道搜索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学校图书馆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满足同学们对图书的需求。得到书记、校长及相关部门的悉心回复后,邓智中说:“这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我觉得是很好的,它即拉近了我们学生和学校的距离,也让我们对学校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解决了我们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难题,我们也会更加热爱学校!”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校长宋宝安院士说:“贵州大学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职责所在,想学生之所想,倾听学生诉求,解决学生难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复’,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立行立办、立行立改,对需要时间解决的,马上梳理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下一步,贵州大学将采取更多方式,去倾听学生的诉求与心声,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立德树人的使命,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敢于检视问题,层层整改落实,努力为学生服务,助学生成长成才。”

康瑞 杨萱 王恩群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