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一体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学习教育聚焦主题。学校依托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建立的“干部网络培训中心”组织近500名党员干部参加主题教育专题网络培训,录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知识手册有声版;在学校微信公众号设立“初心故事”专栏,开展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学习教育,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主题教育学习;开展的国庆70周年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该校师生齐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以及贵州彩车上该校16名学生盛装游行,让同学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调查研究聚焦基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通过“七进”,即“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与学生“面对面”、“键对键”,征求师生意见,为服务好师生,办好办实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基础。学校还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易班”工作站、“易问易答服务专栏”、“青年之声·贵州大学”互动平台上的“书记有约”、“校长会客厅”专栏、书记校长信箱、师生事务服务中心学生意见箱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反应问题的有效渠道。
检视问题聚焦精准。突出问题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深入查找问题,列出校党委领导班子问题清单、成员问题清单。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主题教育联系指导点,通过深入联系指导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具体指导,全面了解和掌握联系指导单位开展主题教育的进展情况,实现各基层党委(党工委)联系指导主题教育全覆盖。
整改落实聚焦成效。坚持立行立改,解决“关键小事”,提升师生幸福感。学校助力贵州脱贫攻坚,尤其着力教育扶贫,培训乡村人才27,000人次;学校充分发挥智力、知识、技术优势组织12支综合服务专家团队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博士村长”精准扶贫项目选派1000余名硕博生助力脱贫攻坚; 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平台“三大优势”,运用补脑扶智、动手扶业、弯腰扶贫“三扶工作法”,打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校农结合“三套组合拳”。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远柏
刊发时间:201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