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泥白菜、白菜鸡蛋粉丝煲、莲花白烩小豆、糖醋莲花白、白萝卜龙骨汤、白萝卜烧鸡、蜜汁南瓜、南瓜汤……最近,贵州大学的食堂有些不一样,同学们每天都能吃到食堂师傅换着花样做出的“三白一黄”。这“三白一黄”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大学食堂的门头上赫然写着“校农结合”四个字,正是这四个字将小小餐桌与大大的爱心紧密结合起来,使贫困户“菜园子”直通学校食堂“菜盘子”。
今年9月,学校不断加强扶贫采购产销对接,扩大毕节试验区的采购范围,持续助力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从9月中旬至11月初,学校向毕节试验区威宁县采购“三白”(白菜、白萝卜、莲花白)11.2万斤,南瓜1.3万斤,这南瓜就是“一黄”。
据介绍,10月底,纳雍县猪场乡大多拱村700余吨白萝卜滞销,全村人非常着急,为销售犯了难,得知这一消息后,学校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采购组赶赴现场连夜采购7000斤白萝卜,让农户喜笑颜开。
除了“三白一黄”,青菜、土豆、西红柿、鸡蛋等也是学校食堂餐桌上的佳肴美馔,2019年,学校在毕节市赫章县扶贫采购累计80余次,其中蔬菜采购45万余斤(30余个品种),豆制品10万余斤,惠及贫困户3000余人。目前,贵州大学在重点保障学校扶贫帮扶点贞丰县和平塘县大塘镇采购的基础上,已与丹寨县、台江县、榕江县、长顺县、黎平县、镇宁县、金沙县等地极贫乡(镇)贫困农户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实现了5万余名师生的“菜篮子”与全省贫困农户的“菜园子”有效对接。从17年下半年到2019年10月底,学校食堂农产品采购惠及贫困人口16000余人,扶贫采购总金额3500余万元,覆盖了8个地州市30余个县(包括14个极贫县和20个极贫乡镇)。
琳琅满目的农产品从贵州省贫困地区流向贵大食堂,这股爱心暖流越汇越大,脱贫攻坚动力就越聚越强。贵州大学奋力书写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样本”,在脱贫攻坚战中践行初心和使命。
作者:尹梓熹 陈秋莎
刊发时间:2019年1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