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人民政协的坚实理论根基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1-11浏览次数:356

特别关注

2019年9月20日,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既对人民政协的辉煌历程进行了深情回顾,又对人民政协的时代要求予以了深刻论述,同时还对人民政协的历史使命进行了详尽阐释。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的理论根基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明确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作为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的人民政协,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等多方面的坚实理论根基。

人民政协的理论之根:马克思列宁主义统战理论

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根基之上的。事实告诉我们,无论处于哪个时期,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进而才能使伟大的无产阶级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1840年,恩格斯提出了“统一战线”概念:“在同宗教的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结成统一战线。”《共产党宣言》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响亮号召。列宁对统战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统战理论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具体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革命形势的实际需要,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历经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种形式,并建立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联盟,即同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以及同非劳动阶级之间的联盟,从而使其成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逐渐形成了包括众多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等在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心聚力、贡献聪明才智。

马克思列宁主义统战理论,同人民政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都具有探寻大家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内在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人民政协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从而进一步发挥马克思列宁主义统战理论的当代价值。

人民政协的理论之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可以和不同政党开展合作。列宁,对多党合作也有深刻的认识。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非常重视多党合作问题,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多党合作理论。其具体表现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灵活运用了多党合作理论,提出了多党合作的“八字方针”。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之后把多党合作的方针完善为“十六字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多党合作制度写进了党章,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多党合作的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明确为新型政党制度,政党协商成为人民政协的重要内容,成功地把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和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发展壮大有机结合起来。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人民政协要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人民政协的理论之源: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基础之上的。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是人民政协的理论之源。的确,在我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则是人民民主的具体实现形式。作为人民当家作主重要表现形式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论述之中,蕴含着内容丰富的民主政治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不仅揭示了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民主政治的阶级属性,也对协商民主进行了相关论述。不难看出,早在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中,就蕴含了协商民主在选举民主之前的深刻思想。所有这些,无疑给人民政协开展协商民主活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协商民主进行了深刻论述。“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不仅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宝库。

郭红军

刊发时间:2019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