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刚获得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教授马克俭,将其中的20万元奖金捐赠给贵州大学,设立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前右)向马克俭院士(前左)颁发捐赠证书。新华网发(冯月成摄)
1933年出生的马克俭,1958年大学毕后后一直在贵州高校任教,现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马克俭首创混凝土、钢与钢、混凝土组合的空腹网架、空腹夹层板等多层大跨度楼盖结构,首次提出大跨度与超大跨度预应力组合扭网格及预应力扁网壳结构,首次提出“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新型结构体系。2007年,马克俭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
据了解,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将作为“贵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子基金,鼓励学生学习和发扬马克俭院士“开拓创新、刻苦攻关”的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贡献,成为品学兼优的土木人才。
由于马克俭院士的社会影响力和积极倡议,“土木大师基金”得到了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贵州百胜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捐赠2万元,中建二局一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建四局六公司分别捐赠20万元,目前基金规模为62万元。
10月24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奖颁奖,马克俭和贵州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研究员周琦获得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后的马克俭院士第一时间决定用部分奖金捐赠设立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
在当天的贵州“土木大师基金”签字捐赠仪式上,还发放了首批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奖学金,贵州大学31名研究生、本科生获得基金奖励。
记者 黄勇
刊发时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