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社携精品图书亮相孔学堂•国学书博会——《王阳明年谱辑存》新书发布会举行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8-30浏览次数:534



   贵大新闻网讯(贵州大学出版社 供稿)8月30日上午,由贵州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王阳明年谱辑存》新书发布会在贵阳孔学堂六艺学宫举行。这是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国学全民阅读。

新书发布会上,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民雄,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谭德兴,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平略,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副教授邓国元,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副教授邓国宏,贵州大学出版社社长闵军等专家学者齐聚发布会,围绕阳明学等内容,展开了一场国学文化之旅。

据介绍,《王阳明年谱辑存》(龚晓康、赵永刚主编)一书收録之年谱始于明中期,止于民国,时间跨度数百年,包含了明清时期学者所撰十余本阳明年谱,其多数为新点校的史料,既可为阳明研究提供更为详尽真实的史料,更可为研究者通过对比勘误,订正纪事的错误,对进一步研究阳明心学,破解阳明学的诸多未解之谜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两位编者,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龚晓康博士和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赵永刚博士介绍了出版这本书的初衷和过程。二人介绍,这本书的点校工作历时两年,凝聚了编者和所带研究生的心血和努力。“这本书反映王阳明的人生历程,对我们了解和理解王阳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于民雄认为,“年谱收集了有关个人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理清人物活动的许多线索;人物资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尤其是第一手资料,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更是弥足珍贵。而年谱对于人物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梳理,对于研究者来说,更显得重要。”

于民雄认为,在现代社会,阳明学倡导的“良知”“知行合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阳明研究不仅在贵州,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方兴未艾,成为显学。而贵州大学出版社策划的这套《王阳明年谱辑存》,包含了明清时期学者所撰十本阳明年谱,其多数为新点校的史料,既可为阳明研究提供更为详尽真实的史料,更可为研究者通过对比勘误,订正纪事的错误,进而使阳明研究有新的发现。

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平略教授认为,贵州大学是阳明学研究重镇,《王阳明年谱辑存》是该校取得的又一重要学术成果,这本书有利于研究者了解和理解王阳明。“学习王阳明后,我有体会:我们怎样坚守底线,怎样做人,怎样致良知。我们要讲良知、守底线,这是我学习王阳明的感受和体会。”

记者了解到,除了新书发布会之外,为促进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贵州大学出版社携百余种精品图书亮相书博会,着力展现党和国家不同时期主题主线和引领时代的思想成果及亮点成就,展示近年来国学出版和传播取得的出版成果。例如,《现代世界佛学文库》《龙场阳明文库》《<汉语大词典>商补续篇》《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莫绳孙稿抄本(点校本)》《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等,用经典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贵州大学出版社充分利用各方优质资源,搭建好阅读交流平台,积极打造新时代特色国学文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充分发挥出版人在构筑“精神高地”中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尹梓熹 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