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昆虫学科、植物保护及相关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接轨国际害虫综合治理研究领域前沿。7月27日,由贵州大学与中国昆虫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害虫综合治理学术研讨会在贵阳金阳大酒店会议中心举行。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黄俊明、贵州省科学与技术协会副主席刘炳银、我校副校长李军旗出席,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实验室副主任张文庆、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委员会副书记陈学新、英国卡迪夫大学John Pickett以及来自国内外农业害虫防治领域专家、学者4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我校原副校长金道超主持。
李军旗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与学科建设情况。他表示,安全、绿色生态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旋律,我们要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贵州大学将持续努力加强植物保护学科的规划与建设,结合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重大病虫防控需求,从人才培养、基础创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等方面出发,力争为我国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炳银讲话。他表示,生态、绿色、健康发展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科技支撑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与人民的心声。希望大会围绕本学科的特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生产质量的瓶颈问题,深入开展学术交流,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合作平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和谐美丽社会做出新贡献。
黄俊明讲话。他表示,农业生产离不开病虫害治理的保驾护航,防控农业病虫害,是各位昆虫学家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研讨农业害虫防治的新理念、新方法,有效提升我国害虫防治绿色防控水平,为更好的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民脱贫致富,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
中国昆虫学会秘书长戈峰讲话,他代表昆虫学会向为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控而努力奋斗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表示,农业病虫害严重危害我国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加强联盟之间的合作,深入探讨如何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降低化学病虫发生的风险,为食品安全、病虫害综合防控治理做出贡献。
此次会议设置了10个专题会场:“作物-害虫-天敌互作”、“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生态防控”、“媒介昆虫”、“害虫控制新技术”、“杀虫剂毒理与抗药性”、“生物防治I:开发与应用”、“生物防治II:调控与机制”、“高效低风险农药小分子发现及其作用机制”、“螨的生长发育及与植物互作”和“研究生专题”,会议议题涵盖了害虫综合治理的热门研究领域与前沿发展方向,共计159场分组报告;组织展出32个学术墙报。围绕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墙报,共收录论文摘要181篇。
据悉,害虫综合治理(IPM)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降低与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及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本届大会以“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害虫综合治理”为主题,会议形式由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墙报、产品展示等组成。
文字:溪山融媒中心 李柏锋
摄影:溪山融媒中心 冯月成
责任编辑:李辉
编审: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