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网:贵州以“药食同源”为抓手推动天麻产业融合发展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7-08浏览次数:1277

新华丝路网贵阳7月5日电(分析师 师洋洋、胡倩茹)7月4日,贵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天麻专家组组长黄明进做客“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行动‘黔药’专家访谈”活动。他表示,天麻作为贵州三宝之一,若主管部门批准其为药食同源物质,市场潜力大、前景好。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加快贵州百亿级天麻产业链形成。

贵州森林覆盖率高,天麻原生环境范围广,全省种植面积已具规模,目前已有50多个区县(市)种植,其中大方县、德江县种植面积占全省40%以上,是道地天麻主产区。

为做大做强天麻产业,贵州省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天麻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黄明进表示,《方案》立足贵州现有工作基础和资源禀赋,着力加快天麻良种选育繁育,推进生态循环种植,培育重点发展区县和经营主体,叫响“大方天麻”“德江天麻”“雷山乌杆天麻”等区域性公共品牌,将天麻产业打造成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惠民产业。

图为7月4日,贵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黄明进做客“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行动‘黔药’专家访谈”活动

据了解,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方案》将重点从良种提升行动、基地建设行动、经营主体培育行动、菌材林培育行动、科技攻关行动和技术培训行动入手,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使其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中发挥积极作用。

黄明进说,为确保《方案》顺利实施,贵州省专门成立了双组长负责制的农村产业革命天麻产业发展行动组,建立了行动组工作例会制度和联络员及信息报送制度。

据介绍,贵州省委省政府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进程中,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全省中药材(不含石斛、刺梨)总面积542.85万亩、总产量127.52万吨、总产值108.83亿元,大方和德江天麻、剑河钩藤、兴仁薏仁米、赫章半夏、施秉太子参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基本形成,中药材种植带动16.42万户贫困户、52.61万贫困人口增收,成为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

刊发时间:2019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