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开班仪式
在今年第十二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正式拉开帷幕之前,5月26日到6月2日,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韩国、法国5个国家的37名本土汉语老师及教育官员,前往我省参加为期一周的“2019年东盟国家本土汉语教师来华研修”,旨在更多的了解中华文化,更好的回国进行汉语教学。
马来西亚营员向贵州大学赠送“感知中国 体验贵州”的纪念品以表示感谢
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设立的“外国本土汉语教师来华研修项目”,资助孔子学院专兼职本土汉语教师和外国大中小学教师来华进修。5月26日到6月2日,贵州大学承办第三届“东盟国家本土汉语教师研修项目”,为东盟及其他国家的大中小学汉语教师提供以“感知中国体验贵州”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训班课程,来自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成霞博士、贵州大学茶学院刘建军博士、贵阳孔学堂肖立斌教授等,将担任本次培训的教师。
5个国家的37名教师分别来自当地的孔子学院、大学、中学、小学等各级学校,以及当地的汉语补习班等,本次培训将通过讲座、互动、考察等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贵州山水风物、民风习俗、民族特色的机会,丰富东盟及其他国家本土汉语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汉语交际能力,促进国际间教育领域的人员交流,增进中国,特别是贵州与东盟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及友谊。
今年7月22日到25日,第12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在继续我省举办。自2008年以来,由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州共同主办的交流周已连续11次在贵州成功举办。
来自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越南、法国的本土汉语教师将接受为期一周的汉语教学研修培训
过去11年,交流周已吸引来自中国及东盟国家的参会者18000余人,参会的学校以及教育机构接近4800所,在交流周上成功签署了1490余份教育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期间举办了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大学校长论坛、学术研讨会、教育资源展、专题研修班、青少年文化节、学生夏令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形成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与人才交流洽谈会等系列品牌项目。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钰银
刊发时间:2019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