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黔森畅谈“当今文学与影视联袂的思考”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4-10浏览次数:1176

贵大新闻网讯 48日下午,贵州大学2019年第4期文科讲坛(总第524期)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特邀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教授主讲“当今文学与影视联袂的思考”学术报告。党委书记李建军出席报告会,并与欧阳黔森教授互赠学术著作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报告伊始,欧阳黔森教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文学与影视联袂的历史,通过对《伤逝》《青春之歌》《蹉跎岁月》《平凡的世界》等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回顾,充分肯定了二者联袂对文学的传播作用、文艺作品对时代主旋律弘扬以及对思想文化建设与繁荣的重要意义。

他强调,文学创作与影视创作所必须坚持的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要以党的文艺方针为指导,积极践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对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的殷殷嘱托,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中,带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传播者、建设者,用熟悉和擅长的各种艺术形式传递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国家发展凝聚力量,为社会描绘共同理想,为人民构建精神家园。  

   

欧阳黔森教授通过生动而丰富的例子,分析了当今文学改编影视的几种弊病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制作电影要尊重史实、尊重原创,归根结底要唱响真、善、美的主旋律。此外,欧阳教授提到了文学与文艺创作中的文化不自信和文化侵略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他特别指出,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底蕴,这是其它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要让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精神高地我们并不缺少,关键在于坚定文化自信,坚守精神高地。

 “我来谈谈我的创作经历”。欧阳黔森教授说到这里,勉学堂内的气氛更加活跃起来。在谈到《雄关漫道》《奢香夫人》《二十四道拐》等作品的创作与改编时,欧阳教授回忆了自己如何在面对不同创作理念的情况下,坚定自己的创作思路并悉心打造作品的经历。他特别强调,作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作家、文艺家,应该要有文艺创作的工匠精神、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对文艺作品的改编也要尊重历史、尊重原创;无论文学创作还是影视作品,都要贴近时代、尊重受众,面向人民、引领大众。他的叙述娓娓道来,通过幽默的语言、轻松的谈吐,让在场的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声和阵阵热烈的掌声。  

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师生120余人参加报告会。

  



欧阳黔森教授现为贵州省核心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五百余万字;创作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非爱时间》《绝地逢生》《奢香夫人》及中短篇小说集等十部;编剧并任总制片人的电视连续剧有《雄关漫道》《绝地逢生》《奢香夫人》《二十四道拐》、电影《云下的日子》《幸存日》等十二部;曾四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三次全国电视“金鹰奖”、三次全国电视“飞天奖”、二次全军“金星奖”,获首届国家广电总局剧本大奖以及省政府文艺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五十余次;获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徳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文字:中国文化书院办公室  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科  

摄影:中国文化书院办公室 张洪

责任编辑:凡佳佳

编审: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