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教师工作处供稿)3月25日到26日,“贵州大学第二届教学骨干工作坊”在西校区教师培训智慧教室举行。此次活动由教师工作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指导教师、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梅赐琪担任主讲,教师工作处处长史勤先、副处长梁方毅、王琪,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鹿、管理学院教授林岚涛以及来自各学院的教研室主任及青年骨干教师共100余人参加了工作坊。
3月25日下午,梅赐琪给大家带来了第一场讲座,他首先用一个常见的道具“火柴”导入课程,给大家讲授了《关键案例法》,从单案例的挑战、关键案例法的原理、关键案例法应用示范、关键案例法的启示四个方面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谨地向在场所有教师展示了一堂优秀的精品课比赛课程。
教学示范完毕,梅赐琪给大家带来了题为课堂互动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提出为什么要进行课堂互动,什么是真正的课堂互动,课堂互动中谁是主角几个问题,引用丰富的理论和案例,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给出了答案。他指出,互动的本质是脑子动,只有启发主动思考的互动才是真正的课堂互动,互动是一种有指挥的即兴发挥,从本质来说,互动的目的在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师生同行,重温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历史,教育就是通过“互动”使得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最终达到价值塑造的目的。能力培养和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价值塑造才是本质。
10月26日上午,梅赐琪给大家带来了《从一门课到一节课再回到一门课》讲座并与在场教师进行了互动,他首先从教学比赛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准备一节课、如何在清华比好一节课”的主题内容,从备内容、备手段、备听众、备自己四个方面阐述了筹备精品课的过程,接下来又从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告诉大家如何从一节课再到一门课,提出课堂教学的总目标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要以精彩为追求,以功能为目的,“教无定法,教必有法,”不“人云亦云”,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
接下来,学员们纷纷结合梅赐琪的讲授内容就感兴趣的话题提出问题,梅赐琪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大家表示,梅赐琪提出的一些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自己的授课受益匪浅,今后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下苦功夫,真正把每一堂课都讲好。
活动最后,史勤先对梅赐琪赴我校开展教学工作坊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了本次教学骨干工作坊所取得的效果。史勤先表示参加本次培训班的教师代表了我校教学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教师们不仅了解和学习到互动式课堂的构建,还掌握了创新教学技巧,提高了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的兴趣和质量,他希望参加本次工作坊的教师要做好火种,以点带面,切实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本次工作坊的辐射范围达到最广。
据悉,在工作坊开始前,常务副校长王红蕾专门与梅赐琪进行会谈,指出本次教学骨干工作坊旨在优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教学行为与方法,增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提高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的质量,促进本科教学的“四个回归”。他提出教师工作处接下来将不断请进优秀培训师资,给我校教师带来更加深入丰富的培训资源,为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助力。
【责任编辑:杨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