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 日前,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揭晓,我校洪名勇教授的成果《改革开放40年来农地流转_沿着时间和空间的演化》获费孝通田野调查二等奖,李文钢博士的《国家主导型发展规划的地方回应研究》获得优秀奖。
洪名勇教授的成果《改革开放40年来农地流转_沿着时间和空间的演化》,借助于社会学、时间地理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以一个思南县三汇村为个案,通过深入调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农地流转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据悉,共有4500项成果参评,课题广泛涉及农村、农民、土地、城市管理等领域。组委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了客观、严格、科学的评审办法,组织权威专家和学者,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学术原创性检测和公示环节。共产生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24项,专著提名奖2项。费孝通先生上世纪30年代写作的《江村经济》,是田野调查的经典之作。为引导社会各界继承发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向党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为后人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留存史料,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新华网、中国青年报、新浪微博、腾讯网共同发起“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文章必须作者经过近期田野调查所写的“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亲耳聆听”的“三亲”文章,描述我国城市、乡村、企业、机关的人们生活、工作情况以及所思所想,体现作者的观察和思考。可反映社会的变迁,也可对有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文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宋琳
责任编辑:李辉
编审: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