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天高云淡。走进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恍若步入水墨丹青的山水画里。寨前的广场,布依元素浓郁;地里的白茶,浓浓生机蔓延;山脚的小院,白墙灰瓦古朴……身处其间,清风徐来,神清气爽。
对门山村位于贞丰县龙场镇的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3%。近年来,随着小康路、小康电、小康房等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这个偏处一隅的布依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路好走了,水变清了,环境更好了,这都是党的政策好。”说起如今村里的变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打开话匣。记者了解到,这几年对门山村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重点抓好民居改造、文化广场建设、通村油路建设,村寨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宜居,尤其是建起了供群众休闲娱乐活动的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们多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对门山村第一书记陈勇告诉记者,对门山村致力打造“党社共建、村社合一”的村民自治格局,目前通过“三变”模式成立覆盖全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和村级平台公司2个,以“龙头公司舞动+合作社基地带动+全体农户一起行动”的“动起来、种起来、最终共同富起来”的理念激发全村百姓的内生动力。
陈勇介绍,对门山村茶叶种植有悠久历史,近年来该村大力引进并推广白茶、黄茶种植,同时引进浙龙白茶有限公司和贵州乾元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有效解决市场销售问题,解决售卖的后顾之忧,在老党员沈家荣和种植能手潘豪红等的带动下,村民们种植热情高涨。两年多的时间内该村已种植珍稀品种白茶、黄茶近2000亩,预计今年实现种植面积3500亩,使千亩黄土变青山,2018年春茶采摘期间,单是卖茶青每斤生茶就能卖到130元左右,部分茶农已经获得数千元至两万多元不等的收益。
“对门山正按照‘村前栽花,村后种茶;上有光伏,下有蘑菇;山后面还要养点鸡和猪’的产业发展格局来发展,今后村子会更美!”陈勇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