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山文
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贵州大学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获奖单位代表。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坚受到接见。
首届“全国文明校园”仅有39所高校入选。此次获奖,是该校在2009年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立德树人
常铸文明之魂
近年来,贵州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将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为学校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以保文明和谐之树常青。
学校加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写进党校教材,列为学习专题,编写的《发展对象与新党员培训教程》被列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入党培训示范教材”。《新编高校党课教程》2016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采取论坛、讲座、研讨、在线学习等形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思想库”作用,理论研究创新成果丰硕。近两年该校学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贵州日报》等党报党刊理论版发表文章100余篇。
学校是教育部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首批“青马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心,成立了学习社、研习社、红色文化研究会、青马学社等学生社团。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连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集体。每年30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生态文明贵阳论坛、数博会、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大型活动上。
凝心聚力
常思文明之源
贵州大学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贵州大学章程》,不断增强领导班子业务素养和治校能力。校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思政工作,坚持以师生关切的问题为导向。注重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高度重视党委中心组学习,通过领导领学、体验悟学、研讨互学和专家讲学等方式,做到全年学习有计划、月月学习有主题、学习交流有成果。
校领导班子坚持学做结合,切实尽职履责,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学校明确主体责任清单,落实“一岗双责”,初步构建校院两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全面启动“三重一大”专项督查工作,规范决策程序,进一步推动党务校务公开。
为人师表
常立文明之镜
贵州大学强化师德监督,培育优良教风。建立监督、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教师考评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纳入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标兵”评选,举办演讲比赛、网络知识竞赛,引导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多位教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学校涌现出宋宝安、潘学军等一批教授数十年如一日,长期扎根基层,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涵育风尚
常绽文明之花
贵州大学也利用贵州省丰富的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培育了大批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品牌项目。
举办“读书节”“体育节”“社团文化节”,开展民族音乐会、国学讲座、成人仪式、“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艺术学院舞蹈获中国舞蹈最高殊荣——“荷花奖”。学校合唱团代表省教育系统参加全省比赛获金黔奖。
该校大力推动诗教进校园,被评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先后组建了桃源诗社、松涛诗社、翰林诗苑等诗词组织,《贵州大学报》副刊《贵大吟苑》迄今已出版41期,发表3000多首学生诗词作品。《溪山畅咏》《麟山诗文集》《新枝集》等10余部诗集先后出版,不少优秀作品发表在《光明日报》《中华诗词》《中华诗教》等报刊上。在诗教的润泽下,涵养了一大批诗词爱好者,涌现出王纪波、曾入龙等多名青年诗人。
和谐校园
常兴文明之风
贵州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建筑格调高雅、韵味独特,美丽贵大、书香贵大相融,环境育人和文化熏陶并举,成为花溪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贵州省高校优美校园”“贵州省绿色大学”。学校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建立了全校节能监管平台,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节能先进典型”。
学校在全国率先组建学生社团“精神文明创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建设中,引领校园文明风尚。
筑牢阵地
常奏文明之歌
贵州大学高度重视校园宣传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发挥长征论坛、硕博论坛、文科讲坛、阳明论坛、溪山大讲坛等平台的育人功效。构建“一报一网四微”的立体多元校媒传播矩阵。《贵州大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校报”,新闻网被评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在人民网发布的《2015-2016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中,该校综合影响力位列第19位,其中“高校媒体影响力”和“网络舆论影响力”分别位列第6和第4位。
学校充分发挥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的作用,构建舆情工作新机制,2016年被中宣部评为“舆情工作先进单位”。
文明之光耀溪山,立德树人誉黔中。新时代的贵州大学将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以巩固“树根”,不断完善文明校园建设管理制度和考评激励机制以清除“虫患”,进一步加强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以繁盛“枝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建设有区域特色和国内外影响力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