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从纵横两个历史坐标深刻认识——访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杨军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20浏览次数:39


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具体步骤。

记者: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新目标?

杨军红:可以从纵横两个历史坐标来看。

纵的历史坐标,是和自己对比。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其中,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进一步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崭新目标。但具体怎么实现这个目标,通过什么步骤实现这个目标,不是十分明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这15年,即第一步,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这15年,即第二步,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就十分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步骤。其中,分两步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的具体步骤和重要保证,只有顺利完成两步走,才能保证完成总任务。

横的历史坐标,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比。我们在本世纪中叶第二个一百年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已不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社会主义强国在世界上是领先的,重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这在整个世界历史上是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