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溪山畅咏 诗香致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5-19浏览次数:45

时间:2017年05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陈恒摄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教化源远流长。在中国西部的云贵高原,贵州大学诗词校园含芳吐蕊,让诗词流淌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诗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

新诗教,兴思教。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坚说:“学校要始终倡导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健心,以诗塑美,将诗教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兴诗社 搭建诗教载体

诗教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贵州大学相继成立诗社,将思想政治教育成功融入其中。2003年以来,校内先后组建了桃源诗社、麟山诗社、博雅诗社、浣纱诗社、雅河诗社、龙潭诗社、松涛诗社、黔山诗社、翰林诗苑等诗词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贵州大学诗词学会。

贵州大学诗词学会会长黄莉说:“诗社是一个在学术氛围浓郁的校园中闪烁着人文光华的奇葩,是同学们‘找到的一个可以寄托梦想的草原’,是‘在有限的时空里让梦想无限飞扬的地方’。”

诗词爱好者徐婕同学说:“在麟山诗社,我们以诗会友,找到了心灵契合的伙伴,一起成长,一起品味诗的美好,一起在自然的天地间寻找诗意的存在,感受大自然浑然天成的诗意。感谢诗,更感谢诗社,给所有诗的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提高自我和展示才气的舞台!我愿,诗意地栖居,在诗歌的天地!”黄钟同学更是用“与子携手”来形容加入诗社的感受。

贵州大学诗词学会原会长冯泽老先生家中经常成为许多热爱诗词的学生们的“据点”,他们经常跑到冯老先生家里谈论诗词之美。冯老曾问过他们为什么学诗词?许多同学说:“现在学校课余时间多,活动也多,业余时间加入诗词队伍可以很好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育诗人 涵养诗心诗情

十余年诗教很鲜明的成果就是人的培养。新锐诗人、贵州大学2006级学生王纪波诗作《诗心》上写道:“任说哓哓不材木,诗心在处有晴霞。”他认为,当今之世,读书尚被嗤之无用,诗心不灭,则风雨之中,自可见万缕晴霞,这是诗的大用。

在诗教的温润下,涵养了一大批诗词爱好者,涌现出王纪波、陈泽兰、陈少聪、马腾飞、曾入龙等5名青年诗人。今年1月,陈泽兰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大学毕业后她毅然返回曾经支教学校工作,用民歌为诗词谱曲上音乐课。2015年5月,曾入龙受邀参加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山东寿光•青春诗会”,并获“谭克平杯”青年诗词提名奖,为年龄较小的参会者,其新书《何曾吹落北风中:从宋诗里开出花来》也面向全国出版发行。马腾飞2016年6月受邀参加《中华诗词》青春诗会,并获“谭克平杯青年诗词奖”。

陈泽兰在《贵大吟苑》第四十期发刊时回忆说:“贵大的老师们希望我们能通过诗词创作激起对生活、社会、国家的热爱之情,这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日后的诗词创作和执教生涯。”

创诗作 传承文化经典

文养心,诗传志。诗词创作活动,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师生的作品、研究的文章先后发表,贵州大学主办的《贵州大学报》副刊《贵大吟苑》迄今已出版41期,先后刊登了3500余首诗作,其中学生作品1500余首。《溪山畅咏》《麟山诗文集》《贵大吟苑诗词选》《卡西的星空》《松风诗选》《百阕满庭芳》,桃源诗社学生诗词选《灼灼其华》、翰林诗苑学生诗词选《学步集》等多部选本先后出版。200余学生的300多首优秀作品被选刊在《光明日报》《中华诗词》《中华诗教》《贵州诗词》等报刊。

在《贵大吟苑》第40期之际,清华大学荷韵诗社社长王伯雄评价说:“《贵大吟苑》开设《诗家风采》《杏坛春晓》《桃李芳菲》等栏目,每一期都是经典。”

贵州大学大兴“大诗教观”,将诗作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茅台诗词擂台赛获金奖,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原创诗词朗诵会”诵读诗作,开展“春回贵大•诗颂菁华”原创诗歌朗诵比赛,走进中华诗词之乡——青岩赵公祠开展联谊,到孔学堂开展采风学习、举办诗词培训等,校园里掀起阵阵诗风。

诗词是中华儿女的集结号,中华诗词是人文精神的“基因图”、思想道德的“定盘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曾评价说:“贵州大学的诗教工作走在全国高校的前面,具有向全国推广的价值,值得全国高校学习。”近年来,贵州大学先后获得“诗词校园”称号、“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称号,贵州大学十余年的“诗教”活动,生动诠释了“诗教”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价值。 (庞爱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