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用四年建一幢“楼”的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1-22浏览次数:290

贵大新闻网讯 (记者团 何羽潇 报道)

要做就要奋不顾身地做

2013年5月16日傍晚,李明拿到了教务处最终盖章的专业调整通知,他站在北校区和新校区交接的天桥上,望着北校区,他想:“北区,再见了……”转过头望向新区,他迈出脚步,向土木工程学院走去。他知道,在走向新校区的那一刻,以后的路会充满很多坎坷。

高考填写志愿,李明的第一志愿专业全都是“土木工程”,然而录取通知书下来后,他发现自己被调剂到了理学院,但李明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土木”的追求,他用一年半的时间,从理学院走到了土木工程学院。

大二开学,有一次全校性的转专业机会,李明的成绩是专业第一,有转专业的资格,但却由于申请流程出错,错失机会。一次不成就再来一次,大二下学期李明开始自己提出申请,请求专业调整。从联系教务处到联系学院,李明在北区和新区之间来回奔走。由于这不是学校统一安排的转专业,所以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签字、每一个章,他都要靠自己跑。

李明知道自己走上的是一条只能前进的路,为申请转专业,李明旷课了一个月。他很清楚,如果申请没有成功,那么他原专业的很多课程就会落下,结果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但要是成功转去了土木工程学院,他将从零开始,“恶补”大一、大二两年的课程和学分。但对李明的而言,梦想就是要“义无反顾”,他要学土木工程,他要设计、建立自己的楼房,他说:“要做就要奋不顾身地做!”

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三年”

大三的那一年,李明既是大一的学生,又是大二的学生,还是大三的学生。他每天要同时跟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同学一起上课,三个学年的课程累加在一起,课程太多,课程冲突便不可避免。最多的时候,李明在一个上课时间段有三门课要上,而且都是专业课。他只能选择一门课去上,剩下的课程只有自己补习。“他们都是面对一本‘天书’,但我要同时面对‘三本’!这里面的辛酸真的只有自己知道。”李明说。

但尽管每天都有8节课,李明还是每天都坚持上自习,不管时间多少,他希望尽量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他认为自主学习是在当今社会生存、立足的必备技能,他一直认为:“人生的发展需要靠自己去筹划,未来人生的大厦需要自己去建设。”

然而课程冲突并不是唯一的难题,由于没有学习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在没有学CAD和工程制图的情况下,他跟着大三的同学画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在没有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情况下,他跟着大三的同学做钢筋混凝土的课程设计和砌体结构的设计。课程的数量、专业课的难度都让李明感到吃力,但即使时间再挤,每天在去吃晚餐的路上,李明都一定要给爷爷打一通电话。李明的父亲双耳失聪,左手失去三支手指,说话还有语言障碍,母亲是小学文化,没有社交能力,全家只靠爷爷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他是靠爷爷一手带大的,在李明心里,爷爷既是长辈,又是思想导师。“人生只有吃得了苦,才能享得了福。”这是爷爷常常跟李明说的一句话,也是这句话在那一年里一直激励着李明。

通过大三一年的努力,李明将土木工程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的所有未修学分全部修完,一年共修66.5个学分,无重修、挂科记录,加权平均分为85.03分,平均绩点为3.84,学习成绩总排名第7名(专业共192人),综合测评班级第一。

要学习,还要工作

在过去的三年里,李明不但努力学习,刻苦专研,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让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国家栋梁之才。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学校各项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他认为,有工作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对学生会的“热情”

来到贵州大学之后,李明加入了校学生会办公室,在那里他不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还学会了很多知识,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学生会培养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我觉得我很幸运走进这个组织!”在学生会工作期间,李明曾参加并组织了“3V3”篮球赛、贵州大学辩论赛、贵州大学学生会篮球联系赛、贵州大学学生会2011、2012年圣诞晚会以及2013年元旦跨年晚会猜灯谜活动等,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很多娱乐活动的平台。

对记者团的“痴情”

李明是大二上学期加入记者团的。按照记者团的规定,新记者要经过三个月的考察期才能转为正式记者,但由于李明对文字非常敏感,他只用了两个月就转为正式记者,并始终活跃在学生记者采访的第一线。在贵大新闻网上已发表70余篇稿子,发表在贵州大学校报的稿子也有20篇之多。在我国举行十八大的当天,李明很荣幸登上贵州卫视的“百姓关注”栏目,积极参与到十八大的学习中,时刻关注国家发展,代表贵大学子畅谈十八大的感受。“我很愿意把我的时间奉献给记者团,我愿意用我的笔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对天协的“付出”

刚上大一时李明就加入了贵州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在那里,他找到了他的快乐。大一时,他参加了金星凌日、“超级月亮”等观测活动。大二时他荣升为天文爱好者协会会长,并带领整个团队取得优异成绩。2012年10月20日,他代表贵州大学,带领天文爱好者协会所有成员参加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和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贵州省暨贵阳市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周活动,并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谢念的好评和赞扬。转专业后,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为社团服务。“面对转专业的压力,有时我很无助,但我还是会经常去社团办公室,因为它就是我的家,是我和我的团队一起经营的家!”的确,李明转专业之后学习压力陡增,他一度想放弃,但是,身上的责任是自己的,他必须扛下来。于是他一直努力,尽量协调学习和工作。
“我一直坚信‘天道酬勤’,相信自己踏实、勤奋地学习、工作,必定有所收获。”在这样的信条支撑下,他一直努力,从未放弃。

 

 

没有一次就能做成的梦

大三快要结束时,学院里有一个报名参加绿地集团实习的机会,李明得知后,立即将简历投给学院老师,但一直没有结果。眼看大三马上结束,大四即将开始,李明不想等待,他选择再次主动出击。李明主动联系绿地集团(贵阳)置业有限公司,在经过一轮HR的面试,又经过一轮部门经理的面试后,他成功了,“我的路上没有一次就能做成的梦,转专业是这样,争取实习机会也是这样。”

在绿地的实习期间里,李明曾参与并组织绿地集团(贵阳)置业有限公司半年度会,负责公司的周例会、月例会、专项会议等,负责公司项目的工期监管、工程监督及风险预警排查等工作。在实习的过程中,他初步了解了房地产的开发流程及相关工作铺排,初步掌握了一些现场工作经验,例如了解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墙体砌筑、模板及钢筋制作安装砼浇灌等多道工序。如果不是他执着的再次申请面试,这一切他都将错过。

感受过大公司的工作文化后,李明更加迷恋高楼建设的工作了,“我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可以用自己的汗水去建造我的高楼大厦。”

用四年建一幢“楼”

大学四年,李明获得过“第十届贵州大学十佳大学生(综合类)”、“省级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文体积极分子”、“校庆优秀志愿者”、“社团工作先进个人”、“201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天文爱好者协会优秀会员”、“善行100一星级”等称号。还曾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13年第十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三等奖、贵州大学物理实验仪器制作竞赛二等奖、贵州大学物理实验技能竞赛三等奖。他主持过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并发表了学术论文一篇。在贵州大学110年校庆时他是一名志愿者,他还曾任贵州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会长、贵州大学新鸿基同学会副会长、贵州大学社团联合会素质拓展部副部长、班长等职务。

但李明从不觉得这就是他大学四年的成绩单,在他心里,他只是一个独自用四年建一幢“楼”的人,而这幢“楼”的名字就叫梦想。

“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这是电影《致青春》里的一句话,李明特别喜欢。现在的他已经获得了保研资格,但李明说,大学四年他完成的仅仅是一个地基,他的“梦想楼”现在才要真正开始建造。

【责任编辑:王名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