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徐恒,1964年出生于贵阳,字思子,1979年开始学习传统中国画,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1990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2002年10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发展方向博士课程班。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多家重要学术报刊。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被中国美术馆等各级艺术机构收藏,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集5部。现为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画的是真正的贵州”。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家的官方网站上,有关徐恒的介绍只有寥寥数语,没有铺张和渲染。
在以徐恒的画作《黔中胜境》作为巨幅背景的贵州国际会议中心贵宾厅,记者见到的徐恒本人,淡淡的微笑和不疾不徐的语速,没有强烈的表达欲和宏大的主题。陪记者前去采访的、熟识他的朋友告诉记者,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喜交际,对画倒是很痴迷,一天要画上10个小时。
这幅高1.8米、长7米的画作《黔中胜境》,曾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连绵苍茫的大山,山上层林尽染,山间云雾缭绕,依山而筑的苗寨,宽阔敞亮的水域,伴水而居的布依人家……既是熟悉和亲切的贵州山脉和家园,又不是具体的哪一处景象,集合着乌蒙山脉磅礴的气势和连绵不断的雄伟,厚实、包容、博大的生命气息,让人的思绪在其间纵横驰骋。
问到画中指向,徐恒解读道:“景象并无具体的地点指向,而是多个景点,多种地点的集合,中间部分是西江苗寨,下面部分是侗寨风情,右边部分则是布依村寨。中国山水画和风景画不同,山水画与具体的物象无关,来自于自然的启示,传达的是一种言外之意,并非物本身,而是高于物象的体会和认知,借助画面的物象,表达精神内涵和象征意义。”
“从1979年学画开始,贵州典型的景点基本上都画过了,画贵州山水从照相机式的画法开始,到借助西画解构时间空间的反传统,也画过很多年,经过多番尝试,最后意识到中国画的创作,只有站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来思考艺术,站在中国人固有的文化立场,才能对世界艺术有所贡献。”徐恒说。
这样的艺术认知和艺术追求,从他近十年仅有的一幅大画《黔中胜境》中可以窥见一斑。“希望对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神认知后,来创作山水画而不是风景画,这是文化认知的确立和思想体系的建立。”
省美协主席谌宏微评价说,徐恒画大画,画复杂的画,画讲究造型语言的画,画“画家之画”,既研究传统、立足传统,但又超越传统、超越山水画,是《黔中胜境》魅力所在。
“他画的是真正的贵州。”这是我国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张仃先生1991年赴贵州写生见到《徐恒写生册》时说的第一句话,并为其题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给予勉励。
徐恒的画是从内在捕捉了贵州崇山峻岭中蒸腾盘绕的勃勃生气,徐恒的画中分不出哪些能代表贵州的吊脚楼、大榕树、花桥、鼓楼,他不是在“画”贵州,而是力图在画面上捕捉、升华那涌动在乌蒙山中博大苍茫的生命气息。 “成色十足的黔中土著”
著名书画艺术理论家姜澄清曾撰文说,“徐恒是成色十足的黔中土著。”褒扬了徐恒作为画家和贵州人的底色和本色的坚守。
的确,徐恒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画了贵州的山山水水30多年,经过长期深入地体会,洞察到那些处于相对原始自然状态下比较“静止”的生命形态后面的蓬勃生机。
30余年寒去春来,画山人虔诚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贵州的山林水涧。“贵州山多且大,不仅直接影响了贵州的交通和文化,也造就了贵州山里人的性格。现在,贵州人更需要走出去,这种走出去更是一种对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冲破,对贵州山和水的重新认识,是一种开拓过、文化过后的精神体认。贵州的山孕育了我们,没有不美的,凡是自然的没有不美的,对文化精神象征意义的表达,是艺术的功能所在。”徐恒一直努力用画来表达这样的艺术功能。
“徐恒的画力图去呈现一种人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气息,而不是去收集那些所谓的素材作画面的垒叠。”《徐恒山水》一书序言中这样评价,他那种甘于寂寞的沉静心态,在当下,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尤显可贵和难得。正是这种对艺术本体的崇高敬仰和虔诚态度,成就了他的画尽显朴实浑厚、大气磅礴的气象。他的画绝没有任意轻佻的卖弄,在严谨深重的画风里,蕴含了大山深处涌动着无限生机的“浑然之气”。这种对大山深处无限生机的深刻洞悉和解读,源自于徐恒对贵州山河的深厚感情。
省美协名誉主席、贵州画院名誉院长陈石评价说,“徐恒画山水,秉承恪守并发展着传统,用双眼和心灵去观察、欣赏、体验和玩味秀美的贵州山水,用传统和当代的语言进行着个性化的艺术诠释。他的画作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表达能力、对自然的认识、对精神的追求,更体现了他对贵州山山水水的那份赤诚的爱,这也是我喜欢他作品的地方。” “重要的是民族精神”
徐恒的画虽然比较有市场,但他时常提醒自己,“作为艺术家来说,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在喧嚣的艺术品经济市场中,要一直追求文化上被人认同、艺术造诣上有点成绩,而不应追求身份认同或价格认同。” 有两三年几近于一种痴迷状态,一天要画十七八个小时,“这不值一提。这是在我入了中国山水画的门后的一种痴迷,是找到人生前进线路图之后的一种紧迫感。”徐恒很淡然。
这个“门”是他卷着画作遍求名师指点打开的,他先后求教过李可染先生、白雪石先生、周思聪先生等大家。特别是2002年师从著名画家张立辰,他觉得不仅是学习了画画的技法,更是学习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学习到了画家应有的情怀、操守和气质。从此,徐恒把画贵州作为对中国文化的体会、认识和展现的起点和突破点。
以“为贵州河山立传”为帜,徐恒一方面探求绘画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不断加强丰富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一方面坚持每年到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去写生、观察、体会,逐步从最初的描绘景物到借山川抒写自然和胸中的浩荡之气。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徐恒的山水画给人的印象是山脉苍茫、山溪深远,笔墨严谨扎实。贵州的山水滋育陶冶了这位“山里人”的情怀,乌蒙山脉的深沉和厚重影响并形成他那不事张扬的性格和血脉内心深处的坚韧,这使他作画总把激情藏于心底,把贵州山河蕴于胸中,厚积而薄发。
徐恒一直在追寻中国传统艺术中追求的“高”“古”,“高”是从空间层面上来说的,而“古”则是冲破时间的限制,因此中国画是无时效性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变更而改变它的气质,它具备永恒性,它高于现实,有一种抹去时空的典型性,这才是艺术精神所在。
“绘画艺术如果失去了精神品格的追求,脱离了产生它的母体文化,也就容易失去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徐恒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画家,首先应该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立场有坚定的认识,弘扬民族文化是其基本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画的发展道路绝不是向欧美靠拢,以求得西方策展人的普遍认同。相反,中国画要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就必须坚持独特的民族性,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民族精神。
2009年9月,在中国国家画院的“以心接物——从生活中来”8位中国画画家联展中,徐恒作为其一有15幅作品参展。这次展览被媒体和美术界评价为近年来北京的展览中学术成分非常高的展览,展览之后的理论研讨会上,理论界权威对徐恒的画给予肯定。
在艺术世界里,整齐划一是种悲剧,因此徐恒一直试图在他的画里凸显“贵州气派”。
现在,他正在筹备定于2016年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个人画展“水墨贵州”。
(作者:黄蔚 江敏会 吴垠)